這是一本黃彰輝牧師(1914-1988)新的傳記。
封面上款:台灣人權運動的先鋒、台灣人民運動的導師、自由人文主義的世界公民,也是台灣母語文化的捍衛者。
封面副題:黃彰輝牧師普世神學的實踐。
上、下款已經畫龍點睛地道出這本新傳的內容,但是周遭認識這位黃彰輝牧師的人實在不多,即使早期的東海人都不知道他是創設東海大學的關鍵人物。
作者蔡榮芳博士是東海大學歷史系首屆畢業生,UCLA博士。現為美國南卡州查爾斯頓學院(College of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歷史系名譽教授。
黃彰輝(Shoki Coe, Huang Chang-Hui)牧師的神學行腳,在蔡榮芳博士妙筆下,沿著時光的長河,橫跨歐亞美三洲,細膩描繪出獨創普世神學的大河史篇。黃彰輝牧師在台灣塑造新台灣人的身影,播下公義的種子,掀起自由民主的脈動。他的行腳印烙在不僅讓台南神學院成為台灣民主新世代的啟蒙中心,更是啟肇東海大學成為台灣高等教育的新典範。
播公義種子 掀民主脈動
這是一本有血有肉有靈魂旳歷史傳記,相對於圖書館充斥著僵屍型校史,蔡榮芳博士總算落實了「東海大學創設初期歷史的轉型正義工程」(鄭仰恩序) 。由於1950’s年代的台灣局勢,正處於戰後政局動盪時期,台灣人的身分與地位正遭逢前所未有的扭曲和壓縮,所以東海大學創設過程的關鍵性人物之一的黃彰輝牧師,其身影幾乎從官方校史中「絕跡」。東海校友記憶中的創校董事,對黃彰輝牧師的形象也幾乎是空白。
很意外地,2016年東海校慶前的秋天,突接蔡榮芳學長(歷史系首屆)返校的電話,希望協助尋找圖書館有關早期校史的資料。雖然是首次見面,但開門見山就提到:「台灣的太陽花學運,讓我聯想到黃彰輝董事」,「他是第一屆畢業典禮上祝福畢業生的董事會代表,因為他不會講北京話,所以用台語致詞,讓人印象深刻」。不過有校友卻說沒印象,所以特別回校求證,結果從首屆畢業典禮程序單上,找到了黃彰輝董事的名字。由此可知蔡學長治學求真的謹慎態度。
60’s年代,台南神學院的學生在東海上課,只知那是教會的關係,卻完全不知道它是東海創校「共創者」的緣故。透過本書第五章和第七章,詳述台南神學院在黃彰輝院長領導下所留下的「鴻爪」,才瞭解南神的「身世」與奉獻,然後才明白何以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參與東海創校的過程,會在官版校史「消聲匿跡」。
台灣人身影 在官史中絕跡
至於東海大學的創校史,經過正港的歷史學家蒐集「校外史料」和黃彰輝牧師的回憶錄(Recollections and Reflections) ,才讓東海正史面世。再透過對曾約農校長的「來去東海」分析,不只揭棄首任校長的「神聖」道袍,更讓當時東海在國內外政局和東西文化糾結下,所呈現的本來面目。也正由於這些真相被掩蓋或粉飾,才讓黨國版官史獨尊、僵屍校史橫行。
台灣的民主運動史,若依黃彰輝牧師的神學行腳,從台灣本土走向歐洲,回到亞洲,然後伸向美洲,體會當代的哲學思潮,這是蔡榮芳博士非常獨特的傳記筆調,讓讀者享受豐富的智慧旅程,這也是這本「新傳」的靈魂所在。例如齊克果的「家鵝」寓言,讓久處這所「教會大學」校園的人,面對校內「家鵝」不禁莞爾。期待東海大學的圖書館,很快就有這本「黃彰輝董事新傳」上架,也讓校友著作專櫃增輝。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