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制定國家失智症計畫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制定國家失智症計畫

 2014-09-17 09:58

每年九月二十一日是世界失智症日,全球超過七十個國家將在當天舉辦宣導活動。世界失智症日活動今年滿二十周年,台灣則是第十年參加,象徵失智症防治已經獲得國人重視。人口老化以後,最嚴峻的課題就是失智海嘯來襲,其醫療與照顧成本,即將超越癌症、中風與心臟病,成為國家沉重負擔。台灣在去年頒布了「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但只有寥寥數頁,內容貧乏,必須仿照歐美擬定更詳細的國家失智症計畫,才能迎接挑戰。

國家失智症計畫第一部分,應載明失智症預防策略。今年世界失智症日的活動主題是「降低失智症風險」,全球專家提出的預防之道,有照顧心臟、持續運動、飲食健康、多加動腦與參與社交等,可落實為國民保健守則,廣泛提倡。台灣目前有十餘萬失智症患者,如果不能有效降低增加趨勢,十五年後人數將成長一倍,恐會拖垮醫療與照顧體系。

其次要建立高品質服務輸送網絡,提供失智老人家良好又充足的日常照顧。失智症是一種慢性退化疾病,隨著病程進展,老人家需要居家照顧、日間托老與機構照顧等服務模式,台灣目前在這些方面都已具備雛形,但規模與品質都尚待提升。以安養院來說,目前全國有五萬多張床位,入住率不到八成,原因並非床位過多,而是照顧品質良莠不齊,使得老人家不願入住,家屬也不放心。失智長者需要的,並非傳統大型機構式照顧,而是個別化的家庭式生活空間,政府應鼓勵興建小型失智之家,提供溫馨、人性化照顧。

再來應結合公家與私人資源,給予失智症家屬支持與協助。失智症照顧非常辛苦,家中若有一位失智長者,全家生活都會受到影響,許多為人配偶、子女者,白天上班上課,晚上還要照顧老人家,身心壓力極大,甚至有人必須犧牲青春與前途,每天守著早已不認識自己的親人。支持家屬的方式,包括提供照顧津貼,給予照顧技巧訓練與成立家屬分享團體等,以社會的集體力量,協助每位失智症家屬照顧摯愛。

最後應致力於喚起民眾,提升失智症的覺察能力與關注程度。失智症宣導運動,近十年來在民間社團努力下,卓然有成,未來應將失智症防治列為學校教材,並鼓勵公私立機關行號,舉辦失智症教育宣導活動。此外應加強基層醫療人員的失智症篩檢與診斷能力,以便及早介入,延緩退化。失智症照顧光靠專業人員絕對不夠,必須鼓勵國民擔任志工,彼此相互照顧。失智症照顧是長照體系最重要的一環,應讓民眾了解,台灣必須在未來幾年,完成長照保險建制,才能有足夠財源,因應日漸龐大的失智症照顧負擔。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