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發佈新聞稿指出,近年全球興起中醫藥熱潮,中國、韓國傾力發展中醫藥,致使中藥材的來源供給失衡,售價飆漲。這波中藥材的漲價趨勢,直接衝擊台灣中醫院所的經營成本,籲請政府介入處理,檢討久未調整的總額分配比例,貼補不斷攀升的中藥藥費成本,讓台灣中醫無後顧之憂,安心為國人健康安全貢獻心力。
中醫師公會表示,我國舉辦世大運成績,頗受全球好評,延續上次奧運各國選手的讚美,諸多世大運選手公開讚揚台灣中醫的神奇療效,幫助他們在競賽場上贏得優異成績,顯見中醫藥不單是國人的健康支柱,更是提升台灣國際形象的一大利器。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台灣人民對中醫需求不斷提升的今日,中醫在健保總額協商上卻身處劣勢,不僅沒有增額,反低於行政院對總額核定的低標, 令人不勝唏噓。
中醫師公會指出,中醫與西醫在面對藥價調漲的承受能力上,有先天本質上的極大差異,原因在於中藥材不同於化合西藥,在同一病症用藥上,西藥可能有10多種以上的選擇種類,因此遇到藥品漲價或缺貨,都有其他的替代選項能降低衝擊與影響,反觀非屬化合物的中藥,多取自天然動植物的本體,只要遇到藥材調漲,中醫院所幾無任何「可替代性」方案得以因應,只能默默吸收漲幅,艱苦經營。
中藥材僧多粥少 逾8成漲價
「姑且不論醫事人力及各項耗材等成本問題,單就最基本的藥費議題上,因中國為全球中藥材的主要供應國,台灣約9成的中藥材仰賴中國進口,而自2009年開始,中國隨經濟改革開放,各中藥材產地的行情價格不斷攀升,2010 年全中國的 537 種中藥材中,已約 84% 漲價,包括民眾孰悉的金銀花、當歸、黨參…等,漲幅分別為 60%、80%、100%,這還僅是冰山一角。」
中醫師公會指出,回顧1995總額開辦迄今,中醫在健保總額的分配上,只有增加微薄的支付標準一元,實難符合中醫藥發展現況,更遠低於鄰近的中國、韓國等競爭對手,應有重新評估與調整的必要。
未來隨中國新醫改政策的推動,中醫師公會認為,必然再開啟新一波的中醫藥產業成長,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中藥材將更為稀有競爭。此一趨勢之下,台灣各中醫院所面臨健保總額無法調高的窘境,為維持基本的經營運作,縮衣節食地苦撐,恐影響民眾就醫權益,呼籲政府應正視並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