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人物】接生四萬多嬰兒的助產士 洪寶帶(1913〜2003)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人物】接生四萬多嬰兒的助產士 洪寶帶(1913〜2003)

 2021-06-10 09:15
人物-洪寶帶。圖/擷自厚生基金會網站
簡介:

洪寶帶,1913年出生於日治時代的高雄州岡山,父親當警察。她7歲時母親感染霍亂而身亡,13歲時父親又失明,家裡生計落在她的身上。高中畢業後考上當時總督府立台北病院(今台大醫院)附設的護理助產學校,當年總共錄取13人(包括日籍學生,而她是台灣人中的第一名),畢業後她為照顧家庭放棄在大醫院的工作機會,返回家鄉橋頭開設助產所。當時鄉下尚無專業的婦產科醫師,受過專業訓練的她很快打響知名度,鄰近鄉鎮都要找她接生。洪寶帶非常體貼窮苦人家,遇到付不出費用的貧窮人家,她不但免費服務,還會送給產婦奶粉、尿布並提供新生兒產後照顧,讓被接生的人家備感溫暖,她的技術熟練,碰到困難複雜的狀況,也都能鎮定從容的化險為夷,確保母子平安,贏得了橋頭「王先生」(因其先生姓王)的稱譽。

從1957年起,洪寶帶詳細記錄了她接生過的產婦資料,接生簿多達十多本,密密麻麻的紀錄了許多被她接生過的名人,洪寶帶的媳婦戴麗鳳後來也加入助產士的行列,她們兩人在地方服務加起來超過七十年,總共接生過四萬多個嬰兒。洪寶帶不只是在助產士的專業有所貢獻,她篤信基督,擔任教會執事及長老,對宗教服事非常奉獻。2001年她獲頒第十一屆「醫療奉獻獎」。2003年1月30日,高雄市衛生局長陳永興設立台灣首座醫療史料文物中心開幕,洪寶帶珍藏六十多年的接生紀錄簿和她日治時代的助產士證照都公開展出,吸引了不少醫界、護理界的晚輩前往參觀。同年她過世,享壽91歲。

洪寶帶,1913年出生於日治時代的高雄州岡山,父親當警察。她7歲時母親感染霍亂而身亡,13歲時父親又失明,家裡生計落在她的身上。高中畢業後考上當時總督府立台北病院(今台大醫院)附設的護理助產學校,當年總共錄取13人(包括日籍學生,而她是台灣人中的第一名),畢業後她為照顧家庭放棄在大醫院的工作機會,返回家鄉橋頭開設助產所。由於當時鄉下尚無專業的婦產科醫師,即使受過專業訓練的合格助產士也非常少見,她的接生專長馬上就有了知名度,鄰近鄉鎮岡山、燕巢甚至高雄市區都有人要找她接生,鄉下交通不便,她通常靠步行或騎腳踏車出外接生,有時為趕時間還冒險沿著火車鐵道快行,讓隨行的產婦家屬為她捏把冷汗。洪寶帶非常體貼窮苦人家,她對接生費用從不計較,遇到付不出費用的貧窮人家,她不但免費服務,還會送給產婦奶粉、尿布並提供新生兒產後照顧,讓被接生的人家備感溫暖,她的技術熟練,碰到困難複雜的狀況,也都能鎮定從容的化險為夷,確保母子平安,贏得了橋頭「王先生」(因其先生姓王)的稱譽。

從1957年起,洪寶帶詳細記錄了她接生過的產婦姓名、年齡、胎數、地址及胎兒性別,她的接生簿多達十多本,密密麻麻的紀錄了許多被她接生過的名人,譬如橋頭出身的前內政部長余政憲和前省議員余玲雅姊弟,前高苑工商校長黃志華……等地方人士,而她接生的胎兒有的竟高達第九胎、第十胎,可見那個時代台灣高生育率的情況。洪寶帶的媳婦戴麗鳳後來也加入助產士的行列,她們兩人在地方服務加起來超過七十年,總共接生過四萬多個嬰兒,這真的是令人讚嘆的接生紀錄,對橋頭鄉和鄰近鄉鎮的人來說,她真的是「生子娘娘」為地方鄉親做出極大的貢獻!但洪寶帶不只是在助產士的專業有所貢獻,她篤信基督,也在教會擔任執事及長老,對宗教服事非常奉獻,她又關心地方教育擔任高苑工商學校的董事,也義務支援仕隆國小幼稚園的講習所擔任老師,她又設立三德村托兒所,也曾擔任高雄縣助產士公會理事長職務,可見她對社會公益和地方事務的關心和積極參與。此外她還擔任紅十字會終生志工,對孤兒院、救濟院經常給予贊助,多次獲頒「模範老人」的表揚,2001年她獲頒第十一屆「醫療奉獻獎」。

2003年1月30日,高雄市衛生局長陳永興設立台灣首座醫療史料文物中心開幕,洪寶帶珍藏六十多年的接生紀錄簿和她日治時代的助產士證照都公開展出,吸引了不少醫界、護理界的晚輩前往參觀。同年她過世,享壽91歲。2006年5月9日,國際護士節在高雄市的聯合慶祝大會,播放「尋找台灣護理典範」的影片,紀錄了台灣第一位學護理已故台大護校校長陳翠玉,第三屆醫療奉獻獎花蓮門諾護校校長馬素珊及台灣助產士先驅的洪寶帶三人的事蹟,留給了年輕一代護理人員永遠的懷念和追思!


洪寶帶(左)獲頒第十一屆醫療奉獻獎受當時行政院張俊雄(右)接見。圖/擷自國家文化記憶庫

※本文將收錄於《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續集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