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牡丹社事件 靈魂的去向》序章 令人訝異的新聞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牡丹社事件 靈魂的去向》序章 令人訝異的新聞

 2021-08-21 10:30
日本作家平野久美子於2005年的新聞得到啟發,書寫下的《牡丹社事件靈魂的去向》一書。是意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游擊文化,民報合成
日本作家平野久美子於2005年的新聞得到啟發,書寫下的《牡丹社事件靈魂的去向》一書。是意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游擊文化,民報合成

距今已經超過十五年,那是2005年的事情。北台灣2月特有的綿綿細雨闃寂落下,天氣寒冷、沁人肌膚。因為那天是春節假期結束、時隔許久的返校上課的日子,所以還記得很清楚。

當時,我在台北市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設有學籍,一方面學習台灣通用的國語,一方面在各地對日本統治時代接受過教育的耆老們進行訪談。會短期前往自己非常喜歡的台灣進行遊學,目的除了學習中文與訪談「日語世代」外,也抱著想要轉換心情,讓自己置身於不同環境中,改變一下至今為止的工作方式。

下課後,我前往附近慣常去的食堂,外帶淋上芝麻醬汁的芝麻乾麵與炒青菜,加上香菇豬肉湯後,踏上歸途。我居住在台北市中心沿忠孝東路的租賃公寓,原本是為二戰後從中國大陸各地敗逃至台灣的「外省人」,而且是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黨軍人所建,因此不僅地段良好,還擁有寬廣的土地,甚至設置了算得上是個小公園的散步專用道。入居當初,冷眼看待我這個日本人的年長者,在過了一段時間後也變成經常照顧我的和藹長者們。

他們總是聚集在玄關休息處,每次經過跟他們打招呼時,一定會有人問我:「學習進展得如何?」「吃飯了沒有?」不過,有時內心還是會祈禱「電梯趕快來」,因為只要提起抗日戰爭的體驗,他們表情立刻變得嚴峻,不會輕易放我離開。

回到房間後,這天也是立刻打開空調與電視。旋即,女主播高頻的聲音迴盪於屋內。看著血腥的畫面與報導,我在記憶中摸索:「呀!好像在哪裡聽過這個事件。」

果然如此。

那是1871年(明治四年),六十六名宮古島船員漂流至台灣,迷途進入原住民的村落後,因語言不通產生誤會,造成五十四名船員遭到殺害的獵人頭事件。當時在日本引起廣泛謠傳,說台灣發生吃人事件,此事我多年以前造訪沖繩時曾經耳聞過。即便如此,為何今天電視上還報導這樣的內容呢?距離事件當時明明已經超過百年了。

完全無視我的疑問,播報員走進琉球人遭獵人頭的現場繼續說明。

「從政治上利用此事件的日本政府,三年後發起進攻台灣的牡丹社事件。」

之後更出現令我懷疑自己是否聽錯的評論。

「引發殺害事件的加害者排灣族遺族相關人士約二十餘人,近期將造訪沖繩縣並拜會犧牲者的遺族,預備當面道歉並執行和解儀式。」

畫面中出現的參加者代表談及活動準備已經大致就緒。

稱之為「遺族」,應該也是當事人第四、五代的子孫了吧。生活在現代的這些後裔們,究竟對加害者、被害者的身分抱持多少的自覺?此外,似乎日本的研究者們也將針對明治政府發動的「台灣出兵」進行道歉。但這種有如電視劇般的美談,是否真能成立?

等我回過神來,放在塑膠袋裡的午餐已經漂起白色的油脂,完全冷卻了。

在這則新聞報導的四個月後,亦即根據2005年6月台灣的報紙與電視新聞,得知當時的一行人已經出發展開和解之旅。完全出乎我意料,這種電視劇般的和解活動竟真的獲得實現。宮古島市長緊緊擁抱排灣族少女的影像,有如象徵跨越往昔的矛盾並在新的關係下互相連結的日本和台灣,讓我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陣澎湃。為了相互原諒,相關者們得抱持多大的勇氣,方能跨越過內心的那股糾葛呢。

自台灣返國的我,興奮地告知友人們這起明治時代事件的雙方後裔們舉行了和解活動,然而友人們卻帶著不明所以的表情。

「在日本,有報導這樣的新聞嗎?」他們這麼問。

「聽過台灣的霧社事件,但不知道牡丹社事件啊。」也有人這麼回答。

之後我才知道,在東京的報社或電視台幾乎都未報導日台和解活動。有詳細報導的,僅限於沖繩媒體。

無論在日本或在台灣都稱為「牡丹社事件」的一連串事件,指的是1871年(明治四年)發生的「琉球民海難遇害事件」,以及陸軍中將西鄉從道(1843〜1902)於1874年(明治七年)率大軍出兵台灣的「征台之役」。原本此二起事件全無干係,但如第二章說明的一般,自明治政府藉口琉球民海難遇害事件出兵台灣起,這兩件事情才被統整起來描述。

命名為「牡丹社事件」,是因為兩事件皆發生於台灣南部的牡丹社(現在的屏東縣牡丹鄉)。「社」是清朝統治台灣時期起對原住民部落的稱呼,多數漢人居住的聚落則慣稱為「庄」。日本統治時期也承續這樣的區別,「牡丹社」這個地名便因此固定下來,持續至今。


1875日本月岡 芳年所繪之牡丹社事件(台灣新聞)。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從知悉2005年的和解之旅起,便對琉球民海難遇害事件產生興趣的我,前訪南台灣的事件現場屏東縣時,特別留心、逐步地蒐集資料與資訊。乘坐宮古島船隻的人們所漂流抵達的台灣東南海岸、他們迷途進入的高士佛社於當今的部落、他們遭殺害的雙溪口附近、藉口此事件西鄉從道與日本軍登陸台灣的地點、出兵台灣的日本軍與原住民戰鬥的古戰場等,為了親眼確認,我踏上了旅途。此外,我亦造訪了犧牲者故鄉的沖繩縣宮古島與豎立「台灣遭害者之墓」的那霸市、作為台灣出兵據點的長崎市,探索各地方累積的記憶。除了參拜紀念碑和慰靈碑,同時也四處詢問、聆聽相關人士的說法。

結果,我對這樁與日本、亞洲相關,擁有重要意義的牡丹社事件,台灣與日本雙方的認知落差竟然如此之大,感到愕然。在台灣,從中學一年級起學習台灣史的時間便會解說此事,但日本則未詳細教學。自「御維新」至今歷時一百五十年,其中在對明治時代的懷舊與對建構近代日本國家型態的前人加以讚頌的風潮中,此一不可忘卻的事件卻遭遺忘。2019年適逢台灣出兵一百四十五週年,但幾乎所有的日本人都未能想起此事件。

另外一點令人遺憾的,是琉球民海難遇害事件在台灣出兵——亦即「征台之役」中遭政治利用,但身為受害者的漂流民與加害者又同時是征台之役受害者的原住民(排灣族)的證言、雙方的口傳歷史及遺族日後的狀況等,幾乎都未被提起,而歲月就此流逝。原本不該讓此事件隨風而逝,即便在今日也應喚起台灣與日本雙方人們的注意,讓此事件繼續存留在人們心中,但現實中卻……。

在這層意義下,日、台雙方的後裔們於2005年直接會面,朝著和解邁出一步的做法,應該給予高度的評價。

將近一百五十年前事件的後裔們,究竟以什麼樣的心情面對這起與祖先們相關的事件?得知此新聞時,我心中對此點非常感興趣。而在投注相當時間傾聽事件關係人的訴說後,對於他們不斷努力嘗試理解彼此文化與歷史的態度,讓我備受感動。為了傳達這樣的情況,想要介紹站在當代注視此事件的當事者們靈魂中真正的想法,我開始撰寫本書。

不管什麼事件,只要有受害者與加害者,和解的道路就遙遠且充滿荊棘。然而,如果不跨出第一步就無法找出絲毫的可能性。堅忍地不斷對話、為相互理解做出踏實的努力,只有不斷持續下去,才稱得上是對犧牲者的靈魂(Mabui,琉球語)提供了供奉與慰藉。

「過去就像古井一般深邃」,《舊約聖經》中似乎有這麼一句話,過去,亦即歷史,或許就像古井一般。就算是已經遭人遺忘的古井,向內望去,在深深的地下仍有汩汩泉水湧出。我們必須抱持勇氣,一窺古井中的深邃水底,因為地底的水脈連結著過往與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背負著過去而生存在今日。我們不可忘卻自己是「歷史的孩子」。

本書,將從戲劇性的和解劇發生之2005年開始。

※本文轉載自《牡丹社事件  靈魂的去向台灣與日本雙方為和解做出的努力》(游擊文化,2021.5)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