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以訴求維護傳統文化、反對禁香為號召的「史上最大科/眾神上凱道」引起熱議,甚至驚動總統,強調「禁止」是無中生有,只求減量。或許,可以把這樣反彈的聲浪視作是對政策的不滿,但細究其中,仍不免發現有其他不太相干的議論,比如認為這是對中華傳統的迫害,乃至自比文革第二⋯⋯回歸初衷,讓我們來思考,傳統文化真的站在環境維護的對立面嗎?
信仰與環境議題
在筆者關注的環境議題中,其實不然,甚至有許多的傳統信仰,作為了一場運動的支柱與指標,陪伴在環境問題中身受其害的居民一路走過。2010上半年度,台塑六輕連三的工安意外,終使當地深受影響的農漁民走上街頭,期望台塑能和本地民眾有所溝通。八月中旬,居民迎請了熟悉的神明,出動鼓車、神轎,封鎖廠區對外的三條聯絡道路以抗爭,其間,他們把大轎當作「攻城車」,企圖突破警方重重的人牆,而現場設置的神案、手轎發輦、鑼鼓喧天,一場環境運動頓時宛若慶典,保綏地方的諸神和居民站在同一陣線上,除了氣勢拼山河外,也體現著眾神永恆護衛著這塊土地、永遠疼惜居於其上的住民。(延伸閱讀:【鏡頭說話:封六輕!】)
2015/12/31〈記後勁反五輕運動25週年及生態公園運動〉。圖/截圖自生祥樂隊Youtube
相似的例子還有後勁30餘年來的反五輕運動,在1987年興建五輕的消息傳出後,當地廟宇傳出「立筊」事蹟,在經由請示後得知神明意反五輕。當地多間宮廟聯合下,提供了經費作為運動的基金,我們可以試想:這些金錢的來源,何嘗不是居民們一點一滴的寄付、香油錢匯集而來。30年過去,五輕關廠,終還給居民一個安全、宜居的環境,若非眾神引領、應許下,提供資源並且號召地方,或許議題恐只是時效性的激情,難以成為一場堅持了數十年的運動吧。
記錄作為台灣環境運動中可歌可泣的一段,《堅持:後勁反五輕的未竟之路》這本書也大量使用傳統信仰的題材,比如隨書附贈的聖雲宮老祖香火袋,傳達了「堅持」的守護與力量。另外,從林生祥的《拜請保生大帝》一曲中,也可看見傳統信仰在反五輕運動裡的深刻影響:
拜請--拜請--
拜請保生恩主公,真人下凡保萬民,
公德醫世行正法,移山倒海應不平。
今有中油煉油廠,汚天染地四十年,
日本走後國民黨,擴增石化招人怨。
四廟聯合一整體,基金支應貳百萬;
本庄後生做前鋒,大專青年義救難。
奈何政府强壓迫,異象連連庄人驚;
拜請老祖賜聖筊,全庄共志反五輕。
此時,當輿論直指傳統信仰汙染環境時,又有誰記得,傳統文化與台灣環境運動史的緊密關聯?
敬天愛地:作為共存之道
回頭檢視這些傳統祭儀,其實傳達著一種「愛土地」的方式與態度,或強調共生共存的依賴感,而非當前眼界用空氣污染、噪音汙染之名就能一概否決。誠如早前在插秧、收割時「拜田頭」的儀式,如今有些新農同樣延續這樣的禮俗,承繼前人敬畏、感恩的祭拜意義。此外像冬末的「謝平安」、安插在田野間的「土地公拐」,都是過去農業發展時,與土地相生的敬愛及感念。
深受六輕荼毒之苦,被譽為「癌症村」的大城鄉台西村,其實一直保有一項獨特風俗--「拜溪王」。此般年度性的祭典,由居民自發性的挑著飯擔、祭品,除了祭拜「溪王」並普度水鬼,以祈水恬波靜外,也是對鎮守聚落免於水患的神靈致謝。儀式背後,關於溪水的滋養與不患,強調著人與水、土地的共存,如此謙卑的意涵,符應了當代主張親水、親近自然的城市規劃。遺憾的是,這樣一個隔著濁水溪與六輕遙遙相對的地區,在當今艱險的環境下,隨著人口患病、凋零,同時在濁水溪被建築攔河堰後,年例成為脆弱的文化,並對比著工業化迅速的破壞山河,柔善的儀式顯得無奈與卑微。
誠然,傳統信仰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築在與土地的連結上的,強烈的地域性往往對環境議題也相當敏感,在無力還擊、無聲之時,也扮演著安慰、依存的意象,為無助的人群在闃黑中點燃微火。像是應機場捷運而起的「林口A7合宜住宅」徵收案,是台灣至今徵收最快的一件,離奇的是,徵收的236公頃中,真正合宜住宅的使用只有10公頃。形同「滅村」的迫遷,讓牛角坡聚落只剩下一戶保留,鄰里四散後,唯有保生大帝誕辰的祭典,讓遠離的村民重回故地,好好見見曾經守護他們家好幾代的神靈,如今是否安好;而消失的聚落,獨剩人神間的互動,證明這裡存在過一個叫「牛角坡」的地方。
牛角坡保生大帝誕辰。圖/截圖自徐世榮教授臉書
環境議題中的一抹光照
除了上述中傳統儀式對於環境的愛敬與反省外,仍有許多傳統文化的元素是目前環境課題中極具重要的一部分,這未必是傳承悠久的慣習,但以傳統信仰的思維出發,作為對昏沉世道一絲傾訴與慰藉。
近期,三面被工業包圍、陷入「遷村」議題尖峰的高雄大林蒲,當地的境主廟鳳林宮,在今年舉辦了一場特殊的遶境活動,地點是紅毛港舊地。當中,紅毛港是過去高雄的一個聚落,鄰近大林蒲,在高雄港的發展、擴建下歷經數十年禁建與遷村,就這樣,一個近乎400年歷史的村落完全消失。但當年草率的拆除下,使得近來大林蒲周遭許多工安意外與議題,被認為是紅毛港未離開的鬼魂、祖靈作祟,由於傳統上的廟宇有所謂「境」的概念,意旨一廟之神所管轄的區域,紅毛港遷村連帶廟宇拆遷下,「境」不復存因而無法管理,故鳳林宮舉行的是「地界交接」的遶境,宣告這塊失去人、聚落與廟的土地改由鳳林宮來管轄,不再是失落之地。在我看來,這樣的儀典是種為「遷村」而紛擾、浮躁的地方一股安定,正因前途的未知,永不放棄子民的神靈守護如常,也為土地寫下另類史歌。
「借問眾神明」影像展募款,結合當地信仰鳳林宮與手工製香產業,「化煙囪為薰香」。圖/截圖自大鼻辦影展flyingV募資影片
大林蒲議題對於傳統文化的運用,還有先前地方團體「高雄好過日」在籌辦「借問眾神明」影像展的募款時,結合當地手工製香產業的特殊產品,作為對捐款人的回饋。他們用艾草、沉香、中藥為原料,製作造型是憤怒握拳的薰香,標語的使用也極具巧思,「化煙囪為薰香/化薰香為灰燼」、「我們無法真正讓煙囪倒下,但在生活的選擇上,可改用更為天然的材料,取代化學的薰香」,無不能看見當地人面對煙囪成林的無奈,也凸顯著一種奇特的價值觀:政府花費2.1億企圖改變民俗,薰香冉冉之外,真正困擾居民的真的是百年傳香的傳統文化嗎?恐怕圍繞著大林蒲的工業區才是答案。
真正困擾居民的真的是百年傳香的傳統文化嗎?圖/郭文宏攝
另一種愛護環境的方法
綜合上述的例證,事實上,傳統信仰的出發點一向都是疼惜、愛護土地的角度,甚至在議題中作為守護環境的角色,正因傳統信仰源起於人與土地間的互動。即便在經歷世俗化後,許多層面漸被淡忘,使某些傳統流於儀式化、甚至曲解,但仍有眾多溫柔、謙善的文化從未從島嶼上抽離、消散殆盡。
美濃在經歷反水庫的運動後,地方固定興辦的「黃蝶祭」採用客家古禮,融入伯公信仰與環境意識的另類祭典,除了向當年為水庫風波驚擾的山林萬物致歉外,「雙峰伯公」和「黃蝶伯公」是對難得的山川生生不息的願景、守護。筆者認為,如果能夠提倡傳統文化根本的內涵,而非毫無脈絡的「以米代金」、「吐司代金」、「以功代金」一類政策,那傳統信仰本身就會是一項愛護環境的行為,不假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