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一旦台海有事...專家:美軍會面臨「殘酷距離」的挑戰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一旦台海有事...專家:美軍會面臨「殘酷距離」的挑戰

 2019-05-02 15:15
中國導彈護衛艦蕪湖號、邯鄲號和補給艦東平湖號,今年1月17日到馬尼拉展開4天親善訪問,菲律賓海軍儀隊歡迎。(菲律賓海軍提供)
中國導彈護衛艦蕪湖號、邯鄲號和補給艦東平湖號,今年1月17日到馬尼拉展開4天親善訪問,菲律賓海軍儀隊歡迎。(菲律賓海軍提供)

美國之音引述路透社的最新報導說,中國海軍的擴張速度超過了其他國家,正在打破太平洋地區的力量平衡。分析人士說,雖然中國可能會在更遠的海域挑戰美國的海軍霸權,但是,中國海軍的戰略重點仍然是近海防禦,所以從戰略上來說,美軍仍然要繼續在亞太地區向中國海軍施壓。不過,分析人士也承認,在台海地區,一旦緊急事態發生,美國仍然面臨「殘酷距離(tyranny of Distance)」的挑戰。

西太平洋地區平衡 中國正在打破

路透社4月30日的特別報導說, 西太平洋地區長期以來一直被美國及其盟友日本和澳洲等國主導,但是,二十年來,擴張後的中國海軍力量正在改變西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平衡。

根據美國海軍戰爭學院2016年的一份報告,中國目前擁有400艘艦艇,到2030年時,中國的艦艇數量將達到530艘。報導援引一些美國海軍專家的話說,到2030年,中國戰艦在數量和品質方面有可能與美國海軍大致相當。另一方面,根據川普政府2020年的預算報告,美國打算在2034年將艦艇的數量擴大到355艘。

總部設在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2018年的世界最新軍力平衡報告說,以艦艇總噸位計算,中國過去四年間建造的海軍艦艇的總量,接近整個英國皇家海軍的規模,已經超過法國海軍規模。

國際戰略研究所的海軍與海上安全問題高級研究員尼克.查爾茲(Nick Childs)說,中國的海軍發展不侷限於航空母艦、主要水面戰艦和潛水艇的生產,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海上補給系統以及支援保障能力的發展等。

琳賽.福特(Lindsey Ford)是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的研究員,政治安全事務部副主任。她2009到2015年期間曾任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高級政策顧問。福特5月1日在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一場研討會上說,美軍在亞洲的優勢軍力正在被侵蝕。

她說:「美國誠然是最重要的全球軍事力量,但是,在亞太地區,情況已經不再是這樣的了,因為中國一直在發展軍隊,將其現代化。他們重點發展這些能力, 特別是在亞太地區。美軍部署在全球的,如果你要說美軍優勢軍力在削弱,在亞太地區,更是這樣。」

路透社的報導還援引美國和中國軍方官員的話說, 隨著中國艦隊信心增強,它計畫在更遠的海域—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挑戰美國的海軍霸權。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今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立70周年之際,中國艦艇部隊從2008年12月開始的亞丁灣護航行動,至今已經派出30多批編隊、100 艘次艦艇、2萬6千名官兵、為1198 批 6600 餘艘中外船舶護航。

美軍戰略:應持續對中國近海施壓

布萊恩.克拉克(Bryan Clark)是華盛頓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的防務專家。他4月30日在該智庫舉行的有關美軍太平洋戰略的研討會上說,雖然中國海軍力量在增長,中國海軍的遠海護衛也在擴大,但是中國海軍的戰略重點還是中國近海地區的防禦。

他說:「總體說來,我們發現,中國的防禦重點還是中國近海地區,讓自己更有能力控制那個區域,阻止美國在那個地方投射軍力。……他們的戰略基本上還是“加強代價”的戰略。」

這位前美國海軍官員說,中國擔心,在南海地區,美軍依然擁有地緣政治優勢。美國在亞太地區擁有多個盟友和夥伴,這些夥伴和盟友會給美國提供基地。中國擔心美國及盟友會將中國限制在第一島鏈之內,(第一島鏈位於西太平洋,是指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阻止中國向外投射力量。因此,中國一直在努力想辦法來反制美國及其盟友,而且他們現在也有能力做到。

2015年5月,《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宣佈,中國海軍按照近海防禦、遠海護衛的戰略要求,逐步實現近海防禦型向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

克拉克說,由於中國軍事戰略重點仍然是在近海海域,從戰略大框架上來說,美軍更應該繼續對中國近海地區施壓,阻止中國在全球投射軍力,挑戰美國。

他說:「中國領導人,中國海軍的重點依然是近海防禦,這對我們來說其實是個機會。他們一直希望有能力維持對近海地區的控制,因此,如果我們繼續對近海地區施壓,通過海軍部署,通過海軍戰略,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這個區域,我們就會繼續阻止中國向海外投射力量,因為他們會繼續為近海防禦投入資源,這樣我們也會在中國近海之外的地方繼續保持優勢軍力,因為他們會繼續專注他們在近海防禦的能力。」

美軍台海面臨「殘酷距離」挑戰

雖然如此,中國軍力的發展還是給美國為區域盟友,台灣或是日本提供支援造成了障礙。一旦台海發生危機,美軍行動的風險加大。

戰略與預算評估的防務專家克拉克在回答美國之音記者提問時說:「如果台灣地區發生衝突,美軍仍然面臨‘殘酷距離(tyranny of Distance)’的挑戰,因為對此作出快速反應的部隊從日本以及關島附近的海域抵達,但是剩下的力量要來自別處。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我們會遭遇時間的懲罰,會有問題。」

去年11月,美國國會授權的國防戰略委員會公佈的一份報告說,在台海戰爭中,「美國可能面臨決定性的軍事失敗。」

不過,也有西方軍事分析人士說,中國海軍仍然缺乏入侵台灣的兩棲作戰能力。國際戰略研究所的海軍與海上安全問題高級研究員查爾茲說,中國海軍在反潛作戰能力和兩棲攻擊方面還存在弱點,不過,他又說,中國正在著手彌補。

南海人工島軍事設施 戰時不起作用

不過,克拉克也說,中國在南海人工島嶼上的軍事設施,在戰時不會起到什麼作用。

他說:「在衝突發生時,操作上來說,(這些設施)應該不會太有作用。但是在和平時期,它們的作用非常大。你可以影響鄰國的行為。不過,這並沒有改變美國的行動,我們仍然可以把艦艇派遣到那裡,進入這些人工島12海浬的海域,對他們的警告,也可以置之不理。在衝突發生時,你會發現這些島嶼會成為美國攻擊的首要目標。」

不過,克拉克說,對於中國那些海軍力量並不強大的鄰國,人工島有一定的威脅作用,他們有時不得不遵守中國的做法。另外,他說,人工島對於中國在南海收集經濟情報很有幫助。他說, 如果中國有一天在南海地區設立防空識別區,他是不會驚訝的。

(本文轉載自中央廣播電台)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