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廟簷下的沉思:台灣民俗宗教/傳承與前瞻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廟簷下的沉思:台灣民俗宗教/傳承與前瞻

2015-07-05 08:35
作者:蔡百銓
譯者:
出版社:作者自銷 onechuan123@gmail.com (02) 2973-4776
出版日期:2015-07-15
官方網址:http://www.ktw01.org/news_contentx.php?cid=1&eid=281

台灣民俗宗教信仰需要改革嗎?能夠改革嗎?如果能夠改革,那麼應該從哪些事情著手......?許多學者研究這個領域,有沒有人提出改革方案?本書作者從人權等各種角度觀察與批判民俗宗教,並從許多進步宮廟的具體開明作法,歸納出四個現代化方向(人權化、全球化、知識化、觀光化)。

自序:廟簷下的沉思               

台灣島人是由中國以迷信著稱的漳泉地方移民而來。在重洋隔波之海島開化進度緩慢,因而加深迷信之界限。  -伊能嘉矩, 1901

我們(中國人)把佛牙當文物,陳列在博物館的櫥櫃了;台灣人把佛牙當聖跡,頂禮膜拜。我們把媽祖當傳說,台灣人把她視為神靈,萬人空巷迎送。 -陸客葉元凱,2013教會應該經常改革(Ecclesia semper reformanda est)。 -巴斯(Karl Barth),1947

看那些大仙尪仔,搖搖擺擺,踉踉蹌蹌。看那些神明,凸眼猙獰,或者慈眉善目。看那些八家將,花面吐舌,耀武揚威。看那些乩童,顫抖擊桌,喃喃自語。這就是我們的民俗宗教信仰嗎?是的。如與周遭景觀對照,顯得時空錯亂,好像是來自外太空。這種景象三百年前如此,兩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前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仍會如此。

這就是不折不扣,台灣三、四百年來一脈相傳的表演藝術。不論台灣如何改朝換代,不論統治者操持哪種語言,諸神永遠唐山官服打扮,老神在在,坐在神轎裡搖來晃去,悠哉悠哉。諸神開示的永遠是那套ㄧ成不變的儒釋道三教合ㄧ,那些「以儒為宗、以神設教」的老套與教誨。靈籤不管靈不靈,總是抽了三百多年。鄭經時代如此,劉銘傳時代如此,明石元二郎時代如此,蔣介石時代也如此。如今差別只在大仙尪仔換裝為電音三太子。

封閉在時間膠囊裡

在台灣歷史上,政權更迭頻仍。唯有諸神穿越時光隧道,貫穿古今,見證台灣滄海桑田與歷史變遷。台灣一切在變,唯有諸神幾乎不變。祂們似乎封閉在時間膠囊(time capsule)裡,為我們保存著文化認同、文化身分。想要觀賞先民靜態文化美學嗎?走,走入寺廟!寺廟建築古色古香,乃是鮮活的鄉土文物館,更是台灣人尋根之處。但是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民俗宗教信仰顯得現代性不足。

文化思鄉之餘,不妨認識這些鄉土文物館裡的神明。然而神明眾多,無法一一兼顧。為了彌補這項缺憾,本書第一篇綜論民俗宗教共同特徵。每講開端常會引述相關神明的經典之經句,讓神明直接向讀者開示,讓信徒親自感受(或是無感)神明之呼喚。書中也常引經據典,以經解經(Scripture to interpret the Scripture),作為論述依據。研究其他宗教必須查考佛經、聖經、古蘭經,研究民俗宗教為什麼不必翻閱經典?

本書述說台灣民俗宗教發展的全盤故事。既回顧,也前瞻。本書總稱書中介紹的各種神明崇拜為民俗宗教,強調這些宗教信仰與民間習俗水乳交融。民俗宗教可以說是在道教基礎上,融合民俗儒教與民俗佛教於一爐,因而常被歸類於道教。

本書回顧三、四百年來,台灣民俗宗教發展與其內涵,也前瞻當前正在醞釀的大趨勢。首先,我們不妨心肝結歸丸,從唐山過台灣說起。

溯源:閩人好鬼、淫祀無福

在回顧這三、四百年來台灣民俗宗教發展之前,我們不妨追溯到其源頭唐山,否則無從認識其本質與特徵。在漢族南遷之前,福建原是閩越居住地,居民自古即以好巫、尚鬼著稱。滿清學者批評「閩人好鬼,習俗相沿,而淫祀惑眾」。吳增更感嘆泉州人:「淫祀多無算,有宮又有館(建廟供奉),捏造名號千百款(尊稱為王爺、仙姑等)。禽獸與水族,朽骨與枯木,塑像便求福。人為萬物靈,自顧毋乃太菲薄。」

用這種負面評語來描述當前台灣宗教信仰仍然很貼切。在日本統治時代,蔣渭水等人就曾號召「打破妄從迷信,排除守舊陋習」,本書賡續他的改革遺志。

回顧:七個發展階段

勸君切莫過台灣,台灣恰似鬼門關!儘管《渡台悲歌》如此警告,先民卻如燈蛾撲火。「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前來這個「鬼門關」墾殖。英國清教徒正式於1620年搭乘「五月花號」抵達美洲大陸,而唐山首批移民也約於這個時候抵達台灣。1626年荷蘭人前來大員時,當地已有唐山漢族移民。此後漢人陸續前來台灣墾殖,他們必須面對嚴厲挑戰:原住民反擊、瘴癘瘟疫、瘧蚊毒蛇、族群衝突、官府剝削、改朝換代等。先民只能自力救濟與祈求神明保庇。

回顧往史,李亦園教授主張先民移墾台灣,歷經四個發展階段:渡海期、開拓期、定居期(定居衝突期)、發展期(商業發展期)。他們在每個不同階段因應其特殊需要,著重不同神明的信仰。民俗宗教信仰發展是動態的,反映經濟社會下層結構變遷。      

其實在這四個發展期之後,還可以增加三期。日本總督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第五期日本摧殘期,企圖以神道教與日本佛教取代台灣民俗宗教信仰。戰後,民俗宗教再經歷第六期戒嚴打壓期。歷史發展有其軌跡,物極則必反。

解嚴前後以來,民俗宗教終於邁入當前的第七期復古重振期,儼然成為本土意識認同對象。此期特徵是借重耆老經驗,參考歷史文獻,重建古老祭典儀式,彌補過去遭到的剝奪。這是一種「文化返祖」現象。

癥結:人文精神貧乏

民俗宗教信仰誕育於唐山農業封建社會。如今台灣已經邁入現代工商民主社會,各行各業都能隨著時代變遷而自我調整,唯有宗教業似乎仍然自閉於兩、三百年前的時間膠囊裡。

民俗宗教信仰原本就是民俗成分多,超越塵世的宗教情操少。何懷碩認為一個篤信算命、摸骨、風水、占卜、擇吉、祈福、師公、乩童、命理師的社會,就是反智的社會。一個現代社會,寺廟教堂若愈來愈多,「慈善事業」愈見龐大,並不是健康、理想的社會。相反的,很可能正代表這個社會政治窳劣,民主法治不及格,貧富極端懸殊,不公不義,才會讓慈善事業大有用武之地。

而民俗宗教活動在最近二、三十年蓬勃熱鬧,但是台灣經濟在這段期間卻停滯低迷。從投資報酬率來衡量,諸神究竟保庇與回饋台灣多少? 宗教慶典變得越來越花俏、越盛大,信徒心靈是否越充實?李亦園教授評道:「表面上熱鬧興旺的台灣宗教現象,骨子裡卻似乎透著異常貧乏的心靈。」心靈異常貧乏,這與整個大環境人文教育與人文精神貧乏息息相關。人文教育首重思想與言論自由、創意與反省、創意、理想性與批判性、甚至叛逆性,但是戒嚴卅八年卻把這些人文要素摧殘殆盡。

邁向第八期

回顧之餘,不妨也做個前瞻,豈可沉醉在懷古思鄉的情緒裡?第八期應該努力甚麼?本書從目前一些進步宮廟呈現的創新趨勢,歸納與整理出四個現代化訴求。

許多人對於民俗宗教頗多微辭。有些人更嗤之以鼻,否定其過去貢獻。然而試問先民如果沒有這些宗教信仰作為精神支柱,來到台灣這個「鬼門關」如何面對種種挑戰?時代日新月異,如今這些宗教信仰顯得過時。但是人們心中產生這種疑慮,也只不過是近百年來的事情。在更早以前的漫長歲月,民俗宗教在信徒心中就是真理,很少人膽敢質疑。我們豈可以今視昔、誣蔑先民並且否定民俗宗教過去的價值與貢獻。這就像今天我們奉為真理的一些想法,來日也可能會被後人視為迷信。

宗教改革:四個現代化

古老宗教必須與時俱進,才能歷久彌新。偉大宗教家,通常也是偉大社會改革家。底下提出個人粗淺看法,先就這四個現代化(人權化、全球化、知識化、觀光化) 做個簡述,第卅八講將再更詳贍論述:

(一)人權化意指消除殘存於民俗宗教裡、抵觸當前人權思潮的成份,也期許宮廟作為實踐與弘揚人權理念的基地。本書各講常會順便探討相關人權議題;例如歧視婦女與兒童、身障者權益、環境保護、非核家園、通姦除罪化、司法改革、醫療人權、LGBT性傾向平等、自決權、和平權、關懷社會弱勢等;      

(二)全球化追求兩個目標:歡迎各路神明進駐台灣,營造台灣宮廟為世界宗教的萬神殿;期待台灣神明如媽祖等也可以接軌當前世界人權潮流,走入世界,替台灣發言。台灣宮廟已經供奉儒家孔子、佛菩薩、神道教天照大神與日本天皇、基督教耶穌、回教穆罕默德、印度教四面佛,也可以添加耶穌十二弟子(如同十八羅漢)等;

(三)知識化針對台灣人很不喜歡讀書的習性,期望宮廟兼充知識殿堂,推動社區教育,激發民眾追求知識熱忱。有些宮廟推動文教工作,例如台南市朝皇宮推動大廟興學、台中市萬和宮成立童軍團等。宮廟也可以參考日本神道教作法,培訓神職人員;

(四)觀光化期許寺廟自我提升,迎接國內外觀光客與挑戰。賺取外匯,並且促進不同文化之接觸與了解。

以上想法似乎異想天開,然而事在人為。只要大宮廟帶動風潮,其他宮廟將會拿香跟拜。這些主張可能被人嗤之以鼻。然而彭明輝教授指出,質疑社會成見的論述或革命性的理論,草創期總會面臨這種遭遇。

感謝與請教

許多人對於民俗宗教信仰頗多微言,卻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也未提出改良高見。我絞盡腦汁,搜遍枯腸,也只能擠出一些粗淺看法。但願本書能夠拋磚引玉,引發更多人提出更多議題與更高明見解。本書原本附有許多宮廟相片,擔憂侵犯著作權而撤下。本書註釋不大合乎國內學術著作格式,個人行事不拘小節,學生讀者請勿師法。

本書體系龐大,涵蓋範圍廣泛。個人學粗識淺,率爾操斛,難免差錯。懇請讀者方家不吝來函賜教,衷心感激。最後,感謝先驅學者辛苦耕耘,嘉惠後學。感謝許多記者深入各地採訪,提供許多廟宇最新資訊。感謝許多網友在其網站上,貼上其研究心得與人分享。感謝許多寺廟提供經書與善書。感謝玄天子寫序。

                                         -蔡百銓序,2015年七月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