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宜蘭龍潭湖數萬條圓吻鯝魚,萬頭鑽動從下游溯溪到上游產卵,不止是畫面令人震憾,我心頭更是悸動,感嘆大自然的奇妙與生命的奇蹟,然而再深入搜尋,更發現一群人的付出與奉獻。
據礁溪鄉龍潭村長李志文說,龍潭湖早期是私人的柚子園,大約有600坪,溪流不到30公分,後來有地主買走果園,同意我們整地,也發現這裡有珍貴的圓吻鯝魚蹤跡,2年前,我們超過上百人參與整治野溪。目前已經完成河道、魚梯、觀魚平台的規劃。
龍潭社區這幾年也參加「農村再生社區計畫」,去年首批鯝魚溯溪產卵時,農委會主委林聰賢還與新北、桃園及宜蘭執行農村再生及生態保育有成的社區理事長進行座談,訂定生態綠皮書。他呼籲更多的農村社區投入人力,透過再生計畫振興農村。
圓吻鯝魚俗稱「鯁仔魚」,是台灣原生魚種,分布在淡水河系及宜蘭地區河系湖沼,許多人認為她們不敵外來種而消失。其實罪魁禍首還不止是南洋鯽魚而已,我親眼目睹青潭堰下,蟹殼成堆,這些不是人類,也不是食蟹獴留下的痕跡,而是她們「回家是一條撞牆之路。」。
台中沙鹿的南勢溪整治時,怪手一進駐,就毀掉當地人念茲在茲的原始竹林、護岸。台東射馬干溪上游被水泥整治後,簡直像被炸過的水溝。台東40條野溪,只有1條沒被整治,其餘的蓋起固床工與護岸,魚兒回不了家,河川流失生命力。濁水溪下游的雲林沿岸,枯水期溪床掀起陣陣沙塵,河川變成空氣汙染源,這裡的居民吃飯攪沙,都會區的人,你可知道?
這幾年,都會區的河川,掀起一股水岸復興運動;台中柳川、綠川整治後,成為治水典範;2003年,台北也出現「瑠公圳(台大段)復原整體規劃設計」,打算把瑠公圳水路、縱貫台大校園,並以植栽群落增加水岸旁生物棲息的空間,「瑠公圳復原」深獲我心,但是我內心仍祈禱,不要再出現「過多水泥化整治」;拜託留下「魚蟹回家的路」,也請別忘了許多生物仍然「穴居」為生。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