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我的老師柯文哲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我的老師柯文哲

  2018-11-21 09:59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我與柯文哲教授認識在2011年,當時是一位從事重症醫學受他的指教的後輩。圖/張家銘(資料照)
我與柯文哲教授認識在2011年,當時是一位從事重症醫學受他的指教的後輩。圖/張家銘(資料照)

我與柯文哲教授認識在2011年,當時是一位從事重症醫學受他的指教的後輩。很幸運的在完成訓練後,受他拔擢在台大升任主治醫師,也在他的提點下就讀台灣大學生醫電資所博士班。

當時與柯教授還有其他學長姐在急診後送病房打拼。這是一份充滿理想,但是少人願意投入的工作,台大主治醫師晚上要值第一線的醫療班。他了解第一線業務的辛苦,因為體恤年輕主治醫師有家有小,自願扛起周日晚上的值班。我還記有一個晚上我睡過頭,親耳聽到柯教授為病人插管急救,安排轉入加護病房的事宜。在台大的白色巨塔下,真實相當難得,讓後輩十分感動。

2013年底,社會上開始有提議柯文哲走入政治參選台北市長的聲音。由於自己出身本土家族的背景,對政治也有一些興趣,就開始與老師討論許多的可能與策略。我與其他夥伴利用下班公餘時間投入,從2013年底到的2014選戰初期,一路從辦公室、行政團隊的籌組到募集監票部隊等,期間還參與318醫療團。當時的點點滴滴,在劉坤鱧所著的《翻轉選戰的流浪狗團隊》以及楊緬因的《我在柯文哲旁邊的日子》都有所描述。

對於柯文哲老師,從擔任創傷醫學部的主任、大教授到市長競選的素人,以及後來的台北市市長,我有非常貼切的認識以及觀察。柯P是我見過最努力認真的人,每天早上幾乎都是5、6點起床工作到11點。像個武僧般持續的努力,他對理想的堅持與毅力是我人生重大的啟示。

他總是嚴厲、嚴肅的面對事情。也許是太聰明了,除了勤奮努力外有很多手法,但他卻不會說「好話」、不會「溝通」或「交心」,再加上他不知道怎麼表達感謝之意,到頭來反而令人討厭、覺得活該。其實他是一個相當樂意幫助人的好人,對於病患、醫界同儕與朋友的所求、拜託,只要是做得到的、良善之事,一向是來者不拒。

道德勇氣也是柯P一個很特殊的特質,以最爭議的器官移植事件來說,過去器官移植有很多標準,是放在捐贈者還有開刀的主治醫師心中,而莫衷一是。柯P弄了一個全國性的器官捐贈系統,讓器官捐贈更有效能,也更公平透明,同時也得罪了不少人。當有人跟他提到中國大陸器官來源問題的時候,他居然願意受訪,表達出他的懷疑,當然也被中國的醫界拒絕往來。爾後選舉炒作摘除器官話題,實在無妄與令人嘆息。其實這也不難想像,一個白目、聰明、努力、充滿道德勇氣的教授,在白色巨塔與社會中容易讓大家恨得牙癢癢,雖然在群體當中,其實是非常有貢獻的。

走入政治圈後,李登輝一直是他的偶像,他常說李前總統是以日本武士最務實的態度最堅忍的心境來面對困境,讓台灣從專制中走向民主自由,而他認為自己也應該如此。

不諱言我是一個台灣本土利益的實踐者,來自228與白色恐怖背景的家庭,我當然很希望可以大喊台灣獨立。可是若我們思考的是台灣2358 萬人整體的未來,則必須更實際、務實。以我這個30歲以下的世代(天然獨)來看,考量國際關係與國力,無論統獨,台灣的未來在這5到10年內決定,其實相當的不妥,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以務實的態度增強自己的國力,把這個決定保留給未來國家的主人們!

在此向支持台灣本土的夥伴呼籲,如果今天我們只是以自己心中對於獨立國家的想像,那我覺得真的不值,不如把機會留給未來的理想,用更務實的角度實現更多的可能。末學不才在心中仍有很多的堅持,對未來投下更多的期待。

如果你是傾向大中華或者是自由貿易的生意人,也希望你支持一個務實,認真做事,可以增加政府效能、公正的首都市長。


論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