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詩寫台灣】春猶未至暖如春的台灣海角——恆春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詩寫台灣】春猶未至暖如春的台灣海角——恆春

2021-03-31 14:00
恆春古城南門。日照古城滿天雲。圖/呂自揚攝影
恆春古城南門。日照古城滿天雲。圖/呂自揚攝影

冬遊海角到恆春,日照古城滿天雲;
落山風吹越山嶺,春猶未至暖如春。
—〈恆春〉
   
恆春原住瑯嶠人,漢人入墾在平原;
牡丹事件驚官府,建城設縣護家園。
  
恆春自古食豆蒜,四面古城砌紅磚;
洋蔥甘甜銷海外,思想一曲唱百年。
—〈恆春之歌〉

台灣島南北長四百公里,像尾端狹長的番薯。島之極南,四季如春的海角小鎮叫恆春。

1636年荷蘭《熱蘭遮城日誌》記載,瑯嶠有原住民十八社,由一酋長統治,有戰士960人。婦女都穿裙子,雙乳也遮住,是福爾摩沙最文明的人。荷蘭曾從瑯嶠到卑南尋找黃金。

清初1686年《台灣府志》記載,鳳山縣有瑯嶠十八社,後來以楓港為界,分上、下瑯嶠十八社。上十八社叫大龜文,下十八社叫斯卡羅,屬排灣族,是台灣原住民最早的王國酋邦。瑯嶠是排灣語,指枋寮以南狹長的恆春半島。或說原是柴城的蘭花名。

康熙末年(1721年),清廷下令禁止漢人進入瑯嶠。1788年清將福康安來台,追捕林爽文莊大田,追到柴城。

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發)號在墾丁南方七星岩觸礁,船員被斯卡羅殺害。美國派軍艦來,領事李仙得與帶清軍的台灣總兵劉明燈,都來到瑯嶠柴城。李仙得與斯卡羅頭目卓杞篤,簽訂南岬之盟的台灣第一件國際和約。

柴城是漢人來瑯嶠,最早開發的西海岸平原聚落,圍柴防禦叫柴城,轉音叫車城,至同治年間,已有不少福佬和客家人。車城福安宮是台灣最大土地公廟,有福康安和劉明燈的勒石碑。

1871年,琉球船在東海岸八瑤灣(今滿州九棚一帶)遇難,船員54人被高士佛社殺害,清廷稱是化外之地。1874年,日本軍自車城射寮登陸,攻打牡丹社,驚動清廷,派沈葆楨來台。日、清談判後日軍撤離。


八瑤灣海岸,1971年琉球人在此登岸被殺,引起牡丹社事件。圖/張富茗攝影 呂自揚提供

1874年12月,沈葆楨到車城,奏請在車城南方猴洞,築城設縣,見瑯嶠冬天仍草木青翠,氣候溫暖如江南初春,取縣名和城名叫恆春。1875年「開山撫番」,發生清軍與大龜文的獅頭社戰役。

1875年開始建恆春城,牆砌紅磚和石頭、三合土,東西南北四門皆有城樓砲台,建好後入墾的福佬客家人漸多。城牆後來遭破壞,現在是全台保留最完整的古城。


恆春歡迎遊客的古城牆與月琴地標。圖/呂自揚攝影

恆春很久以來,就以古城、落山風、洋蔥和恆春民謠出名。到墾丁、鵝鑾鼻旅遊,和每年四月的「春吶」,都要經過恆春。

恆春半島是中央山脈的尾端,每年重陽至清明的東北季風,都越過東邊四、五百公尺高的山嶺,直落而下向恆春平野海洋猛吹,時歇時停。風聲呼嘯,常大如中級颱風,百樹飄搖欲倒,民間叫落山風。

恆春盛產洋蔥,10月種植,因落山風使蔥葉低伏長不高,蔥頭結球碩大,風越大越甘甜清香,暢銷海內外。3、4月採收季節,車城、恆春路邊,都有人在賣一袋一袋黃金色洋蔥。

恆春早期生活困苦,居民皆煮去殼的綠豆當飯吃。去殼的綠豆,粉白如切碎的蒜片,叫綠豆蒜。後來加龍眼乾和糖,煮作喜宴甜點,流傳成獨具風味的著名小吃。


恆春著名傳統小吃綠豆蒜,去殼綠豆加龍眼乾、糖和番薯粉。圖/呂自揚攝影

早期福佬客家人遷來迢迢遠遠的海角恆春,工作餘暇,夕陽西下,吹著海風落山風,思想起福建廣東或台灣西部的遙遠家鄉,不禁哼唱起各種小調,來抒發思鄉之情和困苦生活的苦酸,流傳成許多首地方歌謠,已傳唱一百多年。

最著名的恆春民謠是〈思想起〉和〈平埔調〉。〈平埔調〉先後被改編為(台東調)〈耕農歌〉〈三聲無奈〉〈青蚵仔嫂〉。

〈思想起〉又叫〈思想枝〉,歌詞可長可短可自編,可文雅可遊戲。早期愛唱台語歌者大多會唱。

1967年,音樂家到恆春採集台灣民謠,發現不識字,日治時代就走唱恆春民謠著名的老歌手陳達,就安排他到台北高雄演唱。

手抱一把老月琴,唱一首〈思想起〉的陳達,歌聲沙啞蒼涼,自編自唱,歌詞流暢富詩意和故事性,搭配自彈四根絃的月琴聲,感情豐富,轟動一時,成為是恆春民謠的代表人物。。


恆春民謠代表人物陳達,手抱月琴像。圖/呂自揚攝影

〈思想起〉是恆春民謠的代表歌曲,也是台灣鄉土民謠的代表歌曲。恆春人唱民謠,大人小孩都手抱著一把月琴,月琴是恆春民謠的象徵。

冬日旅遊台灣海角溫暖如春的恆春,海闊天藍多雲,有原住民瑯嶠人先後荷蘭、美國、日本、清帝國的接觸衝突,和與福佬客家平埔族融合的歷史,有奇怪的落山風,古香的古城,甘甜的洋蔥,美味的綠豆蒜,和流傳上百年的民謠。

這樣洋溢著特殊歷史滄桑與地方鄉土風情的海角小鎮,是台灣島的唯一。乃作〈恆春之歌〉三首,並以恆春民謠〈耕農歌〉的曲調哼唱,華語台語皆可吟唱,希望在地的瑯嶠恆春人也會喜歡。


著名書法家恆春人吳國豪,揮毫〈恆春之歌〉三首書法(由右至左)。圖/呂自揚提供

知名書法家與藝術史學者吳國豪教授,是恆春人,特以恆春在地人的文學情緣,揮毫〈恆春之歌〉,來與大家共同欣賞。


呂自揚作詞〈恆春之歌〉歌譜,採用恆春民謠〈耕農歌〉曲調。(若以台語唱,「越山嶺」改為「翻山嶺」,「入墾」改為「開墾」。)圖/呂自揚提供

附記:

一、1960年代恆春民歌手陳達,1970年代台南素人畫家洪通,和台灣鄉土文學論戰,是台灣被壓抑鄉土文化,開始引動之音樂、美術、文學的歷史三部曲。
二、陳耀昌著《傀儡花》,寫1867年美船羅妹號事件,改編成電視劇叫《斯卡羅》;《獅頭花》寫1875年大龜文與清軍的獅頭社,都是寫瑯嶠的歷史小說。
三、電影《海角七號》,如是日治時代地名,應叫「海角七番地」。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