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幾年來,大學互相合併以提升競爭力,成為許多公立大學強調經營特色的重點。私立大學則因自己的財力與條件不行,不敢介入這樣的合併競賽。這個最近也出來,只是變成公立大學併吞私立大學(「獨家》大學校長拋出「公私併」 提高雄2校併為「中山高醫」」,我無法推論這樣的作法對不對,只是覺得講這樣話的人很不負責任。
大學合併能否提高競爭效率呢?在台灣的案例是很受質疑的。我們看到大學合併後,大學教授人數增加,也因此整個學校發表的論文數就增加,在國際排名都上升。但這是「教授量」增加而使「學校論文量」增加。這種投入量增加而使產量增加,在數學上是可以被理解。但效率增加的概念是:每一位教授的產量增加。並非學校的產量增加。因此大學合併的效率增加,必須檢驗合併前後,平均每一個教授的論文產量是否增加,而非學校的論文產量增加。實際上,我們看不到大學合併的教授平均論文產量有明顯增加的講法。
擴大規模不等於效率上升
效率,在經濟學有兩種角度在論述,一個是生產理論。他認為生產規模到某個程度後,會產生規模經濟效益,讓原來的生產要素在進入這個規模之下,每一個要素發揮的效率會比之前的更高。目前支持大學合併的人,所強調的就是這一點。但這些人忽略這個規模經濟效益僅是生產理論中的一半,另一半是規模經濟無效率,因為規模太大,造成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因此擴大規模不等於效率上升。更進一步說,經營者的用心與能力,經常是在特定規模下,效率上升與否的重要原因。提升規模是否能增加效率,與經營者的能力息息相關。耶魯大學的人數不一定多,但世界排名很前面。中國很多大學人數很多,但排名不一定在前面。
經濟學提到效率的,另一個是市場競爭。市場競爭會逼的廠商創造或尋找自己有利的生產利基,並因此提高該廠商的賺錢或市場競爭力。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要問目前國內各大學,提供哪一些誘因機制讓教授、研究生能投入研究?或者透過市場競爭機制,找出自己競爭的優點,努力發揮,並因此成為該領域中的傑出研究團隊、系所或學校。這方面我們很少看到。
從經濟學的角度,多是先找出自己有競爭優勢的利基,然後在這個部分擴大生產,以提振自己的規模經濟。就以王永慶的台塑企業為發展為例。他一剛開始也發現自己工廠的生產規模不具效率,虧損連連。但他的作為不是擴大生產,而是先決定要生產什麼(主攻生產尿布)?然後要具備怎樣的條件(增設南亞,讓台塑生產的原料可以變成一般產品)?然而這些都僅是讓他在當時沒有倒閉的原因而已。因為他擴大生產,別人也可以擴大生產,他生產尿布,別人也可以。王永慶最後成功的原因,就是拼命降低生產成本,透過低價發揮他的競爭效率。
國際上的企業合併,也多是先找到是互補或原本競爭性企業,透過合併與合作來提高競爭力。以前Konica與富士合作,一起對抗當時的底片大廠Kodak。Google合併 U Tube以增加他企業服務的功能與領域等,都是。他們都不是純粹為擴大規模而擴大規模,來證明自己很強。
企業經營是這樣,教育事業也是這樣。台灣的公私立大學在聯合招生的制度下,競爭機制是有相當欠缺。學生選擇科系跟學校教授的研究、競爭優勢、學校教育資源佈局等,完全無關。這也導致任何一個部分的努力對整體的貢獻是有限的,而資源用在這方面的效率也因此打折。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