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千武曾說:「詩是一種抵抗」、「感受這種(現實)醜陋的壓力,而自覺某些反逆的精神,意圖拯救善良的意志與美,我就想寫詩。」(照片為1973年任職台中市政府時期,由陳明台先生提供)
一、生平及其文學歷程
陳千武先生(1922~2012),本名陳武雄,另有筆名桓夫。出生於南投縣名間鄉,1938年遷居台中豐原。日治時期台中一中畢業。1943年4月,為日軍徵調赴南洋作戰4年餘。戰後返鄉,任職於林務局、台中市政府、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與文英館館長。曾任台灣筆會理事長、台灣省兒童文學協會理事長,1987年退休。
陳千武的處女詩作〈夏夜的一刻〉,1939年8月27日,發表於黃得時主編的《台灣新民報》學藝欄,開始他的詩創作。戰後,陳千武為學習中文,手抄《少年維特的煩惱》翻譯本。1958年,開始發表中文詩於《公論報》藍星詩頁、《現代詩》、《南北笛》、《中國勞工》、《工人報》、《人間世》、《台大青年》、《現代文學》、《野風》、《民聲副刊》……等報刊雜誌,更與杜國清以書信交換創作經驗,加強了中文表達能力。1963年出版第一本中文詩集《密林詩抄》。
然而,真正開始陳千武的詩創作歷程,是在1964年4月,與吳瀛濤、詹冰、林亨泰、錦連、趙天儀、白萩、杜國清等發起成立「笠詩社」,並於六月出版《笠》創刊號。《笠》詩刊與吳濁流創辦的《臺灣文藝》同為台灣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雜誌,在台灣文學被壓抑、蔑視的年代,它們的存在具有重大的意義。
陳千武在《笠》創刊後,負責詩社的經理部,也擔任過主編,他一方面創作,一方面積極翻譯日本的現代詩作品與理論,充實了《笠》的內容和詩的推廣活動。1969年出版第二本詩集《不眠的眼》及譯詩集《日本現代詩選》,確立了他在台灣現代詩壇的地位。
在長達77年的創作(1939~2002)生涯中,陳千武出版了《徬徨的草笛》、《花的詩集》、《若櫻》、《密林詩抄》、《不眠的眼》、《野鹿》、《剖伊詩稿》、《媽祖的纏足》、《安全島》、《寫詩有什麼用》、《拾翠逸詩文集》、《暗幕的形象》、《陳千武詩全集》12冊……等多種,是跨越語文一代的代表詩人之一。
二、詩的特色與精神
陳千武曾說:「詩是一種抵抗」、「感受這種(現實)醜陋的壓力,而自覺某些反逆的精神,意圖拯救善良的意志與美,我就想寫詩」。基於這樣的創作理念,陳千武留下了許多珍貴的作品。阮美慧教授認為陳千武的文學有三種特色與精神:1、殖民經驗的苦悶與哀愁2、現實體制的反思與批判3、自我生命的關照與省察(見〈其人雖已歿,千載有於情─論述陳千武先生詩文學的歷程及其精神〉)。
試看下列的詩句:
在母親的腹中;
我底歷史早已開始蠕動
來自柔如山羊的眼睛
暖如深谷的
賦予泥土的命運
綁在網中
掙扎於斷臍的痛苦
我底歷史早已開始蠕動
哦,在母親的腹中
─摘自〈在母親的腹中〉
下顎骨接觸上顎骨,就離開。──不停地
反覆著這種似乎優雅的動作的他。喜歡吃
臭豆腐,自誇賦有銳利的味覺和敏捷的
咀嚼運動的他。
坐吃了五千年歷史和逆產的精華。
坐吃了世界所有的動物,猶覺饕然的他。
在近代史上
竟吃起自己的散漫來了。
─摘自〈咀嚼〉
埋設在南洋
我底死我忘記帶回來
那裡有椰子樹繁茂的島嶼
…………
使我仍未死去
因為我底早先隱藏在密林的一隅
一直到不義的軍閥投降
我回到了,祖國
我才想起
我底死,我忘記帶了回來
埋設在南洋島嶼的那唯一的我底死啊
我想總有一天,一定會像信鴿那樣
帶回一些南方的消息飛來──
─摘自〈信鴿〉
三、亞洲詩人會議與國際交流
1980年10月,陳千武參加「東京國際詩人會議」,與詩人金光林(韓)、高橋喜久晴(日)討論出版「亞洲現代詩集」,由三國輪流主編。第一集於1981年11月,由日本高橋喜久晴負責編譯。1982年元月在台北召開「中日韓現代詩人會議」,之後,於日本、韓國、台灣三地輪流舉辦「亞洲詩人會議」。台灣曾負責編選第二集(1982)與第五集(1990)《亞洲現代詩集》。在促進亞洲詩人的交流活動,陳千武付出的心力最多,也提昇了台灣現代詩的國際地位。
四、結語
一個曾經歷過被殖民、戰爭與專制統治,以致於「我底死,我忘記帶了回來」的詩人,在〈屋頂下〉這樣寫著:「我們相信/是屋頂/使我們一再地痛苦/曾經有一次/我們更換了屋頂/可是屋頂還是同樣的屋頂/不夠溫暖/漏得更多/我們的惰性更為增強/到底還不是一樣的屋頂」。透露詩人的苦悶和抵抗,而喊出「要容忍下去嗎/在媽祖廟的屋頂下/避雨的人喲」。
陳千武是這樣一位充滿歷史意識和現實精神的詩人。另外,他以參加南太平洋戰爭經驗所寫的《獵女犯》短篇小說集,是難得的歷史見證,也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
鼓聲裡滲雜著我寂寞的心聲
波及遠處神秘的山峰
於是收到回響的寂寞時
我不得不,又拼命的打鼓……
鼓是我痛愛的生命
我是寂寞的鼓手。
─摘自〈鼓手之歌〉
陳千武對《笠》的貢獻令人懷念,他在詩文學的成就,將長留在他熱愛的台灣這塊土地上,他不會是寂寞的鼓手,他是一位真正的時代的鼓手,永遠的現實的抵抗者。
(本文轉載自《民報文化雜誌》第六期)
民報文化雜誌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