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滯美32年,頭9年在大學進修並從事研究教職,後23年在美國聯邦政府工作,歷經Jimmy Carter, Ronald Regan, George Bush and Bill Clinton 政府,退休後回台先後在宜蘭縣政府計劃室,和行政院環保署和科學園區管理局工作七年多。在這樣的背景和觀察下,提出超越族群、黨派的利益與思念,一切為造福台灣下一代著想,大膽提出個人的看法。筆者相信定會引起既得利益者和政客的撻伐。筆者敢作湖中拋石之舉,就期待大家對這個課題加以思考。
台灣必須改變經濟成長目標及模式:在總體經濟目標上,我們必須從追求最大化經濟成長,轉向追求最大化國民幸福,將經濟成長連結到就業機會增加、薪資提升、所得公平分配、生態環境永續及生活品質改善等。經濟成長模式亦須從高度依賴出口的模式轉向連結全球與在地、出口和內需並重、兼顧生產、生態和生活的均衡成長模型,才能體現追求國民最大幸福的目標。
國際化自由市場經濟
● 調整經濟政策:以開發中國家為主要貿易對象,繼續對已開發國家之加工,創新合作,對未開發國家則以金融、科技、經貿給予協定,擴展市場。
● 重整工業區,釋出閒置區,成為商宅混合區。
● 沿行「兩兆雙星」(半導體、面板、數化、生技)優越政策。
● 積極獎勵發展LED、IT、機械的新興產業(最好結合印度的軟體技術,發展出軟、硬體結合的系統產業)。
● 設立「國際醫療醫院」,爭取照顧非健保之國際患者;以活動醫院,從事外交工作,拓展醫療產業。
● 發展「精緻農業」,設立蘭花、芭樂、香蕉、鳯梨等之特產和養殖漁類之專區,從事外銷。
合理GDP配置
本地生產總值(英語: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國內生產毛額或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區域內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準亦有相當重要性。
● GDP成長的假象
台灣,2013年是484,700百萬美元,2013年成長率2.2%,2013年人均是20,900美元(新台幣62.4萬元) ,世界排名26位;2015預估GDP是502,284百萬美元。為什麼過去15年台灣的平均薪資幾乎是零成長,但是GDP卻還是以3%到4%在成長?台灣產業大多創新性不高的、全球各國頗多追兵與模仿者的,例如電腦代工、各地速食早餐、沒有特色的簡單服務業等。這一類產業其勞工比較沒有特殊性與獨特技術性,他們的薪水在市場競爭之下往往會「向後看齊」。以電腦代工為例,這種工作技術要求不多,廠設在台灣或設在中國大陸差別不大。所以,台灣過去十五年為什麼薪資難漲呢?那是因為台灣創新性產業的比重越來越低,講來講去就只有台積電、聯發科等寥寥數家。由於薪資看漲的創新性企業不多,薪資向後看齊的普通企業比重極大,加權平均之下,平均薪資當然就難以上漲。那麼為什麼台灣GDP會成長呢?再以電腦代工為例,只要全球電腦購買量在成長,代工業者接單就成長,其所代表的國內生產價值就成長,GDP當然就會漲。這裡特別要強調的是:當某個產業已經將大部分代工廠移往國外時,國內就剩下白領管理階層為主。當接單代工額增加時,受惠的當然也是白領為主。因此,GDP的成長背後既沒有創造國內就業,也蘊含著所得分配的不均化。
又當一國的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及人力資本全都流失,投資豈不怯步?產業如何發展?經濟如何成長?社會何來互信而理性對話?自然都沒有,反之街頭抗爭愈來愈多,國會議員愈吵愈凶,產業外移,人才出走,僱主減薪,經濟沉悶等現象便一一浮現,驀然回首,台灣人均GDP已在全球停滯不前被人追上。
● 生雞蛋無,放雞屎有
有專家指出,現在我們一年要拿出三千多億出去中國,只拿回三百多億,對於台灣的整體經濟當然是負面的。所以海外生產對於台灣的GDP 應是每年負三千億左右,應從GDP的數字扣除。但有人說,拿出去的三千多億是對外投資啊,怎麼可以從台灣的GDP 扣掉?可是拿回來的錢也不過是拿出去投資的「本錢」的一部份,怎麼可以算成是收入,算成是台灣的GDP?這種現象已經持續十幾年了,到了2012 年,台灣整整拿了3.8 兆出去,到了現在應已超過四兆。就好像一個人每天被抽血一樣,當然變得越來越沒元氣。整個海外生產政策的效能,只是減少台灣的經濟動能。這是海外生產灌水,GDP虛胖的現象。
● 照顧全民
以2013年為例,政府(中央和地方) 歲入占GDP 16.9%,歲出占18.3% ,赤字占-1.4%(2076億元) 。國防支出占中央政府歲出的15.9%;退休撫卹和社會福利合併占29.3%;債務占6.7%。台灣中立化,採精兵制度,經裁軍後和政府改造,大可堵住赤字,改善經濟。 若新政府收入占GDP的比不變的話,同樣大的餅,但得重新切,切法(分配)如下:
由上表可知,國防經費下降,政府改造後,沒有新債務,但得彌補過去赤字,經幾年後會消失,可以用來補充社會福利金,頭五年經濟發展,將以占20%,投入農業發展。照顧全民,提高幸福指數,是施政重點。
3. 專業企業化的農業:振興農業
● 十五年內提高農業自足率至90%(目前32%)。
● 提高糧價,津貼貧戶,優先繁榮農村。
● 成立企業化農業公司,公司的經營,企劃委由專業企劃人員充當,以期貨交易方式與農民訂定契約,使公司掌管國內需求,穩定農價,公司保有一定股份給予農民,但公司受政府監督、輔導(官辦民營)。
● 設立糧食、雜糧、蔬果、花卉、畜產及養殖漁業公司及專區。
● 組成專業農民組合。替代現有鄉鎮之農會組織,參加會員享有低利貸款,優厚價格購買肥料、農具之農產品,且以互助互惠為之。
台灣農業現況
台灣的農民、台灣的農業技術都是世界一流,我們的土壤、氣候也不錯,台灣的土地雖然有一些限制,但台灣的農地生產力相當好,因為它有充份的水資源,良好的灌溉系統,這是天賜資源,可是我們卻把它糟踏,為什麼我們的農業出了這麼大的問題?,最主要是我們的農業政策出了問題!
台灣農業問題:以下搏採各家分析
● 糧食自給率偏低
我們目前仰賴進口的糧食可達七成,但是由於全球水、土資源與石油供應有限,加上各國糧食需求量爆增,未來我們將不易獲得這七成的糧食,需要自己生產時,卻發現農地已嚴重受傷,農民沒剩幾個,屆時糧食危機就會爆開。
這幾年來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幾乎每年降低,1970年為81.2%遠高於日本的60%與韓國的79.5%,近年卻僅剩三成的水準,2009年為32%,已經遠低於日韓的四成。
(選自太陽花學運漫畫)
驚訝發現,沒想到台灣飲食西化充滿政治因素,美國在國民政府來台後,用低廉價格大量傾銷過剩的黃豆、玉米、小麥,宣稱促進發育生長,實際上是推銷美國的意識形態,台灣小孩的飲食習慣就回不來了,間接導致政府補助農地休耕,台灣糧食自給率不到32%。
論其原因,除了國人消費習慣改變外,主要還是因為我國不當的休耕政策。政府鼓勵農民休耕,增加休耕補貼,使得耕作所得與休耕補助相距有限,造成農民耕作意願大幅降低,紛紛將農田休耕。2004年達到高峰休耕面積已達近24萬公頃,休耕面積占耕地面積之比率為14.35%,當年休耕補助達106億元之譜。之後休耕面積雖有所降低,但仍維持21萬公頃的高水準,休耕面積占耕地面積之比率也在13%上下,每年都要耗費國庫約100億元進行休耕補貼。不但危害我國糧食供給,也耗費大量的公帑。
● 商品化農產品價格偏低問題︰
在國外農產品競爭下,導致國內農產品價格低迷,我國商業化農產品價格與國內高資源成本相較,將呈現偏低之現象,農業生產缺乏價格誘因,影響未來農業的發展。
台灣農業生產成本過高,除非政府鉅額補助無法生存,因此在進入WTO之後或明或隱地主張放棄台灣的農業。這樣的主張,沒有去細究台灣農業生產成本過高的成因是否人為,是否可以藉助政策手段引導它下降,因此有驟下斷言之嫌。据研究台灣農業生產成本過高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土地政策不當,以及縱容上下游剝削。果其然,只要政府願意認真面對這些政策與人為操作,積極解決,台灣的農業還是可以有很好的永續發展機會。
全世界所有國家,隨著工業化程度的提高,其農業產值相對於社會平均收入將愈低。因此,所有已開發國家的農業都需要政府各種補貼措施來支持農村的收入,卻仍舊難以避免農業人口減少與農業人口老齡化(後代不願意繼續經營農業)的問題。台灣也不例外。台灣的農業歷經以農養工的工業化以及加人WTO後,農民和農地皆告減少,甚至有些農民即將成為"末代稻農"。但是,歐盟與日本在這方面的問題比我國嚴重,而因應成效遠比我國卓著,那是因為除了前述問題之外,台灣的農業還要面臨一個額外的難題:每戶農家的農地太小,而農地產權與承租價格又太高。
台灣的農業要能永續,第一個前提是農戶的收入必須要跟得上整個社會的平均收入,否則願意務農的人自然會逐年減少。但是,在WTO的架構下農產品的價格因為必須要跟國外競爭,所以無法像過去保價收購的時代那樣地維持高價。如果要在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反而抬高或維持農戶的收入,必須要適度擴大耕地面積。台灣目前農地產權因為繼承的關係而零細化,使得每戶農戶所擁有的耕地面積絕大多數小於一甲。由於農地產權問題很難解決,所以想要擴大單位農戶的耕地必須要靠承租。但是,現行的保價收購和休耕補貼政策則讓地租提高,使擴大生產規模面積以增加每戶農家收益變得不可行。
台灣稻米生產成本所以會特別高,首要原因是農地太小,因而即使使用農耕機,效率仍低,以致於代耕費用是泰國的8.68倍,以及美國的7.13倍。即使和歐盟比起來,台灣稻米生產成本都還是義大利的1.8倍,主因還是單位農戶面積只有義大利的1/20(希臘稻作農場平均面積為5公頃,法國為85公頃,義大利有75%的稻作農場面積大於20公頃,西班牙有69%以上的稻作農場面積大於5公頃)。歐盟稻米生產成本主要是看其農場規模,規模愈大則成本愈低。因此耕作規模是一個務必要解決的問題,已如前述。
其次,台灣的種苗、肥料與農藥價格皆數倍於亞洲國家與美國,其中種苗是美國的21倍,肥料和農藥也都是4倍左右。而且台灣的種苗、肥料與農藥三種成本的總和已經超過美國、泰國、越南的生產總成本。這裡頭可能涉及各國政府補助差額的多寡,以及上游供應商、中間商的剝削程度。
台灣稻米從上游的種苗、肥料、農藥、代耕,一直到下游的碾磨與運銷,成本都數倍於美國、泰國與越南,但是農民的所得卻接近泰國與越南。這造成一個怪現象:跟農民有關的人(種苗、肥料、農藥、代耕、碾磨、運銷與農業行政、學術研究)都豐衣足食或衣食無虞,但是農民的生活卻日益艱困,乃至無以為繼。最後,台灣稻米的產地稻穀價格僅約都市零售價的一半。這個差額過大,不但剝削農民應得的收入,也成為吸引國外稻米貿易商亟欲壓迫台灣開放稻米市場的重要原因。假如政府不能積極謀思解決之道,稻農將愈來愈稀少,而台灣稻田的休耕、廢耕與農地、農民消逝的速度將會超前WTO的談判進度。
● 農產品產銷失衡:台灣水果聞名國際,每年定期發生香蕉、柳丁、芭樂、木瓜產量過盛而讓果農血本無歸,最近連高價的紅柿也因產量過剩而價格慘跌。紐西蘭以盛產奇異果聞名,大約占全球百分之二十的市場。紐西蘭結合2700多家奇異果農成立全國性生產合作社,由果農擔任股東,從生產、行銷到出口均一手包辦,避免發生中間商層層剝削。
● 消失的台灣蘭花王國:以前台灣曾是香蕉王國,早就沒落,後來是鰻魚王國,但也已經沒落。又筆者一直認為台灣是蘭花王國。 2001年,全球每2盆蝴蝶蘭中就有1盆來自台灣,當時台灣蘭花總產量2000萬株,市占49%;2013年,台灣出口量約4000萬株,全球市占卻大幅下滑到只剩15%;荷蘭卻快速突破1億2000萬株,正式拉開與台灣距離,並取代蘭花王國的地位。荷蘭農業不是落伍的象徵,而是高科技的代表,每年可以不斷吸引五%頂尖人才投入。為什麼在荷蘭可以如此,在台灣卻好像沒有春天呢?
● 老農津貼成為財政的負擔
起因於政府看不起農民,榮民就養金都漲600,農民辛苦耕作,卻得不到安慰,老農津貼只調漲到316元。後因為了選票,政策改變,決定老農津貼再調漲1000元,再提高至7千元。如果真的老農津貼站得住腳,其他老勞工,老漁民,老駕駛,老攤販,老拾荒者,老婆婆為什麼都沒有津貼。就因有不公平不正義的措施,藍綠政客都需要負責任地提出建言和督促政府。可悲的是,台灣農業問題中最重要的好像只剩老農津貼,給錢給錢再給錢。台灣農業的問題只剩老農津貼是有意義的議題了嗎?可悲啊!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簡稱老農津貼)原本僅是暫行的制度,如今不但到期之後沒有廢止,還成為每次重大選舉的重要政策。在政治訴求下不斷的加碼,從每人每月領取3千元,調高至7千元。政府每年編列500億元老農津貼預算,加上肥料補貼、農業水利補貼、漁業用油、農業用電補貼等等,而2011年農業補貼預算總額達843.5億元,占農委會總預算71%之譜。今年老農津貼再加碼一千,將增加約80億元的預算,對已經陷入困境的中央財政,勢必將愈加困難。
● 化肥過量問題
化學肥料曾經帶給台灣農業高生產力的甜美果實,可是幾十年來的化學肥料使用,造成土壤酸化,地力劣化,必須增加多種化肥使用,問題惡性循環。另外因為化肥的使用,化肥流入河川和水庫,污染水質,造成河川和水庫的優養化,又是另一個問題。有機肥料則或因肥力不足,或因部分會產生異味及引來蒼蠅,在推廣上也一直無法增加使用量。這個問題,難道也不值得重視嗎?
● 錯誤的休耕政策 造成不公不義的社會
聯合國農糧組織指出,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最大的挑戰: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態環境保育。台灣的農業政策制定者卻沒有這樣的思維。休耕本來是有機農業的一環,利用休耕種植綠肥來培養地力,讓下一年度不用施肥,就可以耕種有機作物,所以休耕是一種農業永續經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但台灣政府卻每年補貼二百億,讓高達二十萬公頃的農地休耕,但卻不見對有機農業的發展有任何積極的作為,其中不乏許多買了農地的有錢人,不愁吃喝、不必耕作,每年每公頃坐領九萬元。反而是辛辛苦苦,有心從事有機農業的農民,得不到補助,若是將這九萬元,補助真正從事有機農業的農民,將可以鼓勵更多農民從事有機農業,台灣就可以成為有機農業國家!
● 錯誤的土地政策,將造成台灣未來沒有農業
農業永續經營的主要危機,就是農地零碎。過去三、四十年間,在不當的農業土地政策下,農地變更毫無計劃與章法,而且受到特權壟斷,讓許多農地變更用途。這個現象因1999年修訂的農業發展條例更形加劇,農地零碎化的惡果也開始顯現,包括灌溉系統解體、耕地無法順利擴大、農地污染日趨嚴重。
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之後,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只要0.25公頃的農地就可以蓋房子,當時大量來自台北的有錢人前往宜蘭購買農地,在每塊農地上蓋了農舍,這些地主在農地上蓋了房子,當作私人住宅來使用,所有的生活廢水都排入周圍的農地。據估計,不到五年,整個蘭陽平原將淪為台北人的別墅區;不出十年,整個北台灣將陷入無農地可耕的窘境。
● 農地零碎化
台灣與韓國、日本一樣,每戶農戶所擁有的耕地面積平均只有1公頃左右,是歐洲國家的數十分之一,以及將近美國的兩百分之一。此外,根據研究報告,台灣單位農戶面積只有義大利的1/20。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通過精耕細作、優良農業技術,以及佔有優勢的天候,除非單位面積產值可以是歐洲國家的幾十倍,以及美國農家的近兩百倍,每戶農家在農業上的所得也會顯得極其微薄。這個簡單的統計數據說明了台灣、韓國與日本農業經營上的嚴重困難。
要解決農地面積過度零細化的問題,很多人想到的對策就是:鼓勵無心務農者離農,並出租農地,以便增加每戶專業農家的耕作面積。但是,這個策略推動起來相當困難,因為農地所有者出租的意願極低。農地出租意願所以會低,一部份是愛惜祖上留下來的土地,一部份是因為土地共有嚴重,很難達成一致的出租意願。但是,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影響因素:農地價格過高,且等待高價或更高價出售,因此不願跟人發生承租關係。
● 農地價格高
台灣農地價格之高令人咋舌,簡直是世界奇蹟。据研究顯示台灣農地單位面積的平均價格竟然是美國的150倍,法國的136倍,德國的50倍,荷蘭和韓國10倍,甚至於還比日本高出5倍之多。更離譜的是,台灣全國農地面積遠遠低於其他國家,但是台灣全國農地總價值竟然數倍於荷蘭、德國與法國,甚至高過於日本,達到美國農地總價的三分之一!
還有台灣農業用地,出現的爭議包括農地違規使用(包括搭建違章工廠),非法農舍,農地徵收為工業區用地。前兩項爭議原來都不是可以登上全國性版面的議題,因此雖然存在數十年,不管是農民、農民團體、農政單位,都沒有人會在意,當然也不會去注意。農地徵收為工業區用地,則因擅長社會運動的環保團體介入,讓農地徵收為工業區用地的議題成為全國焦點,而受到注意。可是農業用地的保護、保留與釋出,不是應該屬於國土規劃層次,有一大框架的藍圖,有一上位的農地政策嗎,怎麼會成為個案鬥爭的問題?這種問題從以前到現在,從藍到綠,再由綠到藍,一樣停留在個案鬥爭的層次。這突顯國土規劃的重要性,一至十二等則的良田及十三至卄一等則農地,不可輕意變更用途。
● 現今農地興建農宅的一些問題:
相關法令缺乏;影響農村生態景觀風貌;對農業生產環境造成破壞;造成農地資源的流失;不利農業機械耕作;造成公共投資的浪費;造成居民生活品質低落;不利農村居民向心力的凝聚;土地權屬混亂。
綜合以上各點,發掘出當前台灣農村住宅有兩大問題,一是出在「量」農村住宅用地數量的不足問題上;另一則是在於「質」農村住宅生活品質不佳。在解決農村住宅用地「量」問題上應採取農村社區更新及鄉村區擴展加以協助;在解決農村住宅「質」的問題上除了採用農村社區更新,對老舊的農村社區輔以更新重建外,並配合景觀規劃及營建管理加以輔導農村住宅,以適當的管理與誘導使農村住宅能夠顯現出農村獨特風格、延續固有的文化,同時維護具有文化與歷史意義的農村住宅及古蹟。並且保育自然資源,維護景觀與農村風貌。
農地興建農舍的政策,應考量國土資源的通盤規劃,並且應有專責機構來負責管理與發展,不可任意的開發。因此,嚴謹的開發必須確實做好生態保育,同時兼顧經濟繁榮及生活的改善,以理性的思維慎重檢討,促使農地資源在面臨必須開發時能以「節省」、「珍惜」的政策方向加以考量,使農業得以永續經營發展。政府於六十二年編定優良農田為農業用地,並公布「限制建地擴展執行辦法」。
農地零碎化,造成小農經營調適問題,農產品市場開放自由競爭,小農家庭農場經營因缺乏經濟規模效益,技術效率也無從發揮,無法與國外高效率生產的農產品競爭,因此我國小農低收入農家面臨生存問題。其實,小農給予合理利潤,在精耕体系下的生產力卻比大農者高,不容忽視。
● 錯誤的水政策,造成高鐵地層下陷
雲林縣的地層下陷嚴重,有人說地層下陷是農民抽地下水造成的,其實根本不會,因為抽出來的農田用水會再滲到地下去,跟本不會造成地層下陷,台灣一年要用200億噸的水,其中30%是抽地下水,而70%的地下水是要靠水稻田來涵養的,現在你把它休耕,所以才會造成地層下陷。因為稻田如同濕地一樣,防下滲、防蒸發,能涵養水分。另外因為休耕,就把多出來的農田用水送給六輕作工業用水,所以農民只好抽地下水,政府花了200億蓋集集攔河堰,工業局花了70億做輸水管給六輕輸水,濁水溪的水原本要滲入地下的,現在都被送到六輕,地下水得不到補充,所以才會造成地層下陷。現在高鐵嚴重地層下陷,唯一辦法就是把集集攔河堰炸掉,讓水回到地下或責令把要排入大海的六輕及中科的廢水再處理,符合排放標準後再上輸源頭,即到集集攔河堰附近,再灌入河中,利用大地的沖積扇,作二度過濾滲透,即回收再利用。
● 灌溉用水水量問題:
基本上這是台灣水資源的問題,不過因涉及農作物的耕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農業問題。據報導,台灣的年雨量雖然高達2500公釐,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但是雨量分布極不平均,而山高水短的土地條件,雨水一下子就流入大海,加上人口密集,每個人所分配到的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七分之一,名列世界第18個缺水的國家。因為雨量全年不均、北中南不均、蓄儲水設施之不足,台灣每年都會有大聲疾呼缺水、乾旱嚴重和限水的問題。而民生用水(占16%)、農業用水(占75%)和工業用水(占9%)這三大類的水需求必然產生排擠作用,因此就會民生用水分區停水、農業分區休耕的問題。數十年來就這樣過,年年難過年年過,這問題難道不需要大家用心用力去面對嗎?數十年來從來沒有看過有人能夠提出真正有效解決水資源缺乏及灌溉用水的問題,也看不到對蓄儲雨水的水庫嚴重淤積的問題具有魄力又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法。
● FTA下的農業市場開放問題:
自由經濟思潮透過WTO的"農業協定",誏大農企業的廉價糧食成為強勢進口商品,壓制各國糧食生產,更是造成世界各地小農生陷入困境的元凶。
台灣的農民所面臨最大的困境就是「好年冬、歹年冬」。首先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有時收成好,有時收成差。農民必須仰賴天氣為生,因此受不穩定的天氣影響農民的收入也會跟著起起伏伏。然而真正影響農民生計的並不是天氣的波動,而是市場價格。每逢價格低的時候,農民可能連本錢都收不回,更不用提工錢了。收入的不穩定造成了一個現象:農夫在台灣並不是一個非常「稱頭」的職業,務農人口也面臨日趨減少的困境。然而農夫卻攸關人民三餐的供給,一旦務農人口嚴重不足,台灣人民的飲食也將大受影響,因此解決農業問題在當代就顯得日益重要。農學市集希望將從前農產價格受制於大、中、小盤商控制、資訊不透明的劣勢下的農夫扭轉,讓農夫能與消費者直接接觸、減少剝削,而達到照顧農夫的效果。農夫市集將生產者集合,在都會區找到地點讓生產者能夠直接面對消費者進行銷售和推廣,而在農夫的資格上農學市集也秉持著「安全、無毒、友善環境」的理念做選擇。一方面農夫不必再使用農藥、荷爾蒙、除草劑等化學製品而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一方面消費者也可以安心地挑選食材,環境、農夫、民眾都能因此往好的方面發展,進而達成永續經營的理念。
看過各家所開出的病歷,筆者在此大敢開出處方,就教大家。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