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被吞噬
如果我們不對氣候變化,作出實質性和持續的全球緩解,和區域適應努力的話,預計將給我們基礎設施和財產,造成越來越大的損失,並阻礙經濟成長。在沒有重大的全球緩解行動和區域適應努力的情況下,氣溫上升、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的變化,將日以繼月破壞基礎設施和財產、勞動生產率、以及社區的活力,尤其,依賴自然資源和氣候有利條件之區域經濟和產業,如農業、旅遊業和漁業,容易受到氣候變化,日益嚴重的影響。
氣溫上升預計會降低發電效率,同時會增加能源需求,從而增加電力成本。氣候變化也將預計日益影響貿易和經濟,包括進出口價格,以及擁有海外業務和供應鏈的企業。在一個溫和溫暖的世界裡,經濟的某些方面或許可能在短期內略有改善。然而,如果全球不大幅度和持續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話,預計地球會持續變暖,將對本世紀經濟造成重大淨損害,特別是在加大適應力度受挫。預計以過去排放量的速度,持續增長,到本世紀末,一些經濟部門的年損失,將達到數千億元之多。
農業受到極大挑戰和威脅
氣溫上升、酷熱、乾旱、果園焚風和暴雨,預計將日益破壞農業生產力。牲畜健康面臨的挑戰,預期增加,作物產量和品質下降,以及極端天氣的變化,威脅到農村生計、糧食安全和價格穩定。
氣候變化對維持和提高作物生產力、牲畜健康和農村社區的經濟活力,提出了許多挑戰。雖然一些地區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看到有利於擴大或替代作物生產力的提昇,但總體而言,由於氣溫升高,主要作物的產量預計將下降,可能改變水的供應、水土流失以及疾病和蟲害的爆發。預計生長季節氣溫上升是農業生產率下降的最大因素。如夜間氣溫若超過35℃,則會導致稻米無法授粉;還會使病蟲害的影響加劇,影響農作物的收成;高溫多雨會使得土壤無法保持養分,也降低農作物產量與提高生產成本。
極端高溫天氣的預期增加,預計將導致牲畜進一步的熱量壓力,從而給生產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氣候變化還可能導致世界各地許多農產品的供應和價格發生大規模變化,而全球的農產品供應和價格也將發生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威脅到,今後商品作物生產的成果,並危及農村生計。
農業生產是高度依賴水、土、生物多樣性物種等自然資源的產業。氣候變遷造成全球溫度升高、降雨量不均等,不僅打亂作物生長、影響生態系原有棲息地,也影響農產品產量、品質,危及糧食安全及生產力,並造成生物多樣性流失。
有許多適應戰略,以應對氣候多變性,而扭轉變化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這些措施包括改變生產內容、生產的投入、採用新技術以及調整管理原則。然而,這些戰略在嚴重的氣候變化影響下具有局限性,需要作長期和短期投資。
健康受到威脅風險高
氣候變化對極端天氣、空氣品質,以及昆蟲和害蟲,透過食物和水資傳播的疾病,日益威脅到已經脆弱的人民健康和福祉;溫度和降水的變化增加了野火(或焚風)和地面臭氧污染,造成的空氣品質和健康風險;空氣和水溫上升以及更強烈的極端天氣,預計將增加接觸水資傳播疾病和食源性疾病(食媒性疾病),影響食品和水資的安全。
由於氣候變化,包括哮喘和花粉熱在內的過敏性疾病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預計將增加。它還將攜帶疾病的昆蟲和害蟲的地理分佈範圍改變、擴大,使更多的人接觸到帶來的萊姆病(Lyme disease)之蝨子和傳播寨卡病毒(Zika virus,如登革熱,黃熱病,日本腦炎和尼羅河病毒)的蚊子,其傳播方式影響各不相同的跨區。例如,台灣西南部的社區,特別容易受到病媒傳播的疾病和高溫與洪水的綜合健康影響。
極端天氣和與氣候相關的天氣,可能對社區影響產生持久的心理健康,不良後果,特別是因而導致生計退化或社區搬遷。包括老年人、兒童、低收入社區和一些原住民和新住民社區的人口在內,他們往往會不成比例地受到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而且復原力較差。這説明個人、社區和縣市應為氣候變化風險,做好準備適應和緩解的政策和方案,以減少對健康不良結果所造成的傷害、疾病和死亡的數量。
臺灣地區整體溫度變化對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影響,發現低溫的衝擊比高溫的危害大;而在極端高溫或低溫下,造成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風險,相對於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的風險高;根據研究,倘若台灣地區未來平均增溫1℃時,登革熱發生之高風險鄉鎮區將增加為86個,約七百萬餘人受到影響,另中度風險地區亦增加為203個,而未來的增溫狀態會使登革熱,在台灣地區之流行範圍明顯提升。
此外,台灣地區溫度的上升亦將可能,使相關傳染性疾病發生風險提高,而雨量變化對傳染性疾病之影響,則在「日極端降雨」大於200mm時較為顯著。面對氣候變遷衝擊公共衛生範疇,所必須考慮與準備的調適,至少可歸為傳染性疾病、慢性非傳染病及緊急醫療三大面向。而主要的調適政策基本上則可由強化及預防兩種角度加以思考。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