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人物】鄭炳和 環保鐵雕工藝家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人物】鄭炳和 環保鐵雕工藝家

廢棄金屬從藝術出發改變生活

 2019-07-06 11:30
他人眼中的回收廢棄物,在鄭炳和天馬行空的想像與巧手拼接中,被賦予新的生命,成為逗趣或富有教育意義的裝置藝術品。對鄭炳和來說,從事10幾年的鐵雕工藝,不僅是環保理念的具體實踐,也是他說故事的方式。圖/林冠良
他人眼中的回收廢棄物,在鄭炳和天馬行空的想像與巧手拼接中,被賦予新的生命,成為逗趣或富有教育意義的裝置藝術品。對鄭炳和來說,從事10幾年的鐵雕工藝,不僅是環保理念的具體實踐,也是他說故事的方式。圖/林冠良

走進鄭炳和位於新屋區的資源回收場,瞬間以為來到玩具反斗城,在鐵皮搭建的半開放空間中,擺滿各種以回收金屬切割、焊接及彩繪而成的機器人。未曾受過專業美術訓練的鄭炳和,在資源回收過程中,看見金屬物品的藝術價值,運用自身焊接專長,並結合生活靈感,創作出極富意義的鐵雕作品。

廢鐵藝術 化腐朽為神奇

談起運用廢棄金屬進行創作,鄭炳和靦腆地回應,其實就是誤打誤撞。「許多人因為不懂,就會把堪用的東西當廢鐵賣了,其實只要焊接一下或換個螺絲,就可以繼續使用。」原本從事車床工作的鄭炳和,擁有機械背景而擅於金屬焊接,但因對資源回收物深感興趣,他經常會到資源回收場撿寶,這也開啟他與資源回收物的緣分。

後來,鄭炳和轉行做起環保回收事業,與破銅爛鐵朝夕相處。第一件作品「呆呆機器人」就是在每天回收工作中冒出的創作靈感,他從回收廢棄物中挑出完整的鐵製零件,利用焊接方式組裝成機器人,完成後就把作品立在回收場外。沒想到因而吸引許多人駐足詢問,更榮獲「第25屆桃源美展」雕塑類佳作。


過去的車床工作經歷,讓鄭炳和在鐵雕創作上駕輕就熟。圖/林冠良

藝術結合教育 讓孩童邊玩邊學

鄭炳和一路走來的創作歷程,都與教育緊密結合。在創作出呆呆機器人後,他受到楊梅清潔隊的邀請,創作一系列機器人作品展覽於楊梅火車站的圓環。新北市新莊區中信國小校長看到後,力邀他到學校分享機器人的製作過程。「那時受邀去開課,大家都叫我『老師』,我還不太習慣,但後來想想,這創作的確是極具教育意義的。」這也讓他開始思考作品與環保教育結合的可能性。

「看小朋友玩得很高興,又有正面學到東西,我也感到驕傲!」鄭炳和表示,開始把海綿寶寶、小小兵等卡通人物融入創作,也是為了吸引孩童的目光。只要有教育單位安排參訪回收場,他總會在說明鐵雕創作過程時,教導小朋友如何做好資源回收。


在鄭炳和的資源回收場外,陳列了一整排以廢鐵創造的機器人。圖/林冠良

在地生命力 反思社會現況

鄭炳和的鐵雕創作也與桃園在地接軌,除了和元智大學合作展覽,也到社區教導居民如何彩繪廢棄物,讓這些作品成為美化社區的裝置藝術,像是新屋環保藝術廊道上一整排的彩繪面具,正是他利用廢棄的路燈燈罩為素材打造的裝置藝術品。

近年來,鄭炳和進一步將自己觀察社會的反思,融入到作品語言。他說,有次看到路邊一群在等車的學生,全都低著頭滑手機,讓他出現「低頭族」與「古代書生」對比的創作靈感,藉此反映時事。從最初的機器人,到現在饒富深意的創作,鄭炳和持續將藝術融入生活,透過各種鐵雕環保藝術品,努力推廣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也希望喚起公眾對社會現況的反思與關懷。


楊梅區路旁的巨大「震天龍」是相當吸睛的風景。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No:49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