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菊蘭,二二八平反運動發起人鄭南榕的遺孀,曾經是國內知名廣告公司(聯廣)的高階主管,曾任4屆立法委員、交通部部長、客家委員會主委、行政院副院長、高雄市代理市長、總統府秘書長、總統府資政。回顧30年來追求二二八平反運動過程中,她對於鄭南榕於1987年突破二二八禁忌、率先號召提出二二八和平日平反運動的心路歷程,有著特別深刻的理解和感慨。
讓傷口攤在陽光下 才能撫平社會裂痕
1987年,鄭南榕開始進行二二八事件的平反運動,與陳永興醫師和李勝雄律師共同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於2月13日召開記者會。翌日即在台南市舉辦第一場遊行,該次活動結束之後,鄭南榕開始到全台各地辦理演講與遊行等活動。
運動開始時,葉菊蘭在聯廣上班,當時的董事長葉明勳告訴葉菊蘭,他並不否認二二八事件的存在,也不否認二二八事件造成台灣社會被撕裂的事實,但「歷史要往前看,不要再把傷口掀起來。」而事後她與鄭南榕提到這件事時,鄭南榕對她說:「傷口裡面化膿時,它是沒有辦法好的,唯有將傷口劃開,讓膿流出來,傷口才會癒合。二二八事件就像在台灣土地上劃了一道很深的傷口,這傷口在土地上長了一個膿,讓這麼多的人在怨恨、痛苦、哭泣、恐懼。正因為二二八事件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要無所畏懼的把它翻開來。」他希望透過二二八平反運動撫平撕裂的社會,讓台灣土地的裂痕、人民的傷口可以癒合,使更多人勇於參與政治,不再對公共事務感到害怕和畏怯,並真正擺脫二二八的恐懼與陰影。
二二八平反運動 開始推動時很孤獨
葉菊蘭回憶,當初鄭南榕在進行二二八平反運動的時候,其實是很孤獨的。民進黨在1986年9月成立,而在隔年初鄭南榕、陳永興醫師和李勝雄律師推動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並舉辦二二八平反系列活動中,民進黨的黨公職鮮少有人參與,大部份政界人士抱持觀望的態度,也由於當時仍為戒嚴時期,且鄭南榕號召的人並非政治明星,參與活動的人多是農運、工運的成員。此外,「有民進黨內人士刻意醜化鄭南榕,認為鄭南榕可能是特務,否則怎麼能夠有恃無恐地談解嚴、談二二八,甚至談台灣獨立。」提到這件事時,葉菊蘭仍非常不諒解,「怎麼可以因為一個人不怕死、不怕被抓、不怕被關,就認定他是特務呢?」
歷史上第一次為二二八事件舉辦平反運動、在全台灣各縣市遊行演講的這群人,在遊行期間經常遭到軍警特的棒棍齊打,但鄭南榕仍持續進行二二八平反運動,也擴散到全台各個角落。隔年,1988年,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持續主辦平反運動,一直到1989年4月7日鄭南榕過世後,二二八平反活動仍然在全國各地方持續進行。多年後,葉菊蘭在黃昭凱所拍攝的嘉義市「二二八和平日」活動的影片裡,看見鄭南榕對著群眾深深地鞠躬,向二二八事件犧牲的家屬道歉,她非常的難過,認為應該是由加害者國民黨政府來道歉,怎麼會是由為這件事進行平反的鄭南榕來道歉,甚至這些加害者還在旁邊露齒微笑。
民進黨創黨主席江鵬堅參加1987年2月14日在日新國小舉辦的二二八和平日說明會。圖/邱萬興
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立法
葉菊蘭的從政因緣便是要延續鄭南榕的遺志,所以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立法為她擔任立法委員後的重要工作。當時國民黨於國會佔有絕對優勢,吳伯雄擔任內政部長,馬英九擔任法務部長,關於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國民黨態度消極。但葉菊蘭於擔任內政委員會召委時積極地將此案排入優先審查,並成功送赴一讀。
一讀通過後,民進黨團開始與國民黨團協商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法案內容。時任立法院民進團總召的葉菊蘭提到,協商過程遇到許多瓶頸。比如,民進黨堅持「賠償」,國民黨僅同意「補償」;賠償金額方面,民進黨要求1,000到1,200萬元,國民黨僅同意600到800萬元。但民進黨團考慮到不能讓此案遙遙無期、無法通過,雖然條例名稱與賠償金額令人難以接受,但基於民進黨團立法院人數居於絕對劣勢,黨團決定先以策略性的方式讓條例過關,為這個雖不滿意但只能被迫接受的決定,先取得階段性成果,後續執行的事宜之後再調整。也使二二八事件紀念碑、紀念館得以陸續成立,並將二二八事件當天定為國定紀念日。
還原歷史,鄭南榕是關鍵人物
葉菊蘭覺得二二八是在悲慘時代下的大悲劇,許多受難者失蹤或死亡,家屬除了失去親人之外,還會被政府監視,或被鄰居視為洪水猛獸、避而遠之,一輩子不敢出來表達任何意見。有些人被抓、被禁、被囚、被刑,縱使返家,但也變了一個人。她說,「將心比心,才知道做二二八平反運動對多少人的心靈是一種安慰、紓解或是鬆綁。尤其對那些突然失去丈夫、兄弟和兒子的女性來說,意義非凡。」唯有把傷口掀開,讓大家勇敢地表達,當大家可以公開哭泣的時候,這個傷口才可以開始復原。如果這個傷口連打開的機會都沒有,那麼就永遠沒有癒合的可能。
二二八平反運動30週年的歷史要還原,必須從1947年2月的事件開始,事件發生以後,人人噤聲、不敢談論。沉寂社會長達40年後的1987年,終於有人站出來為受難者伸冤,為受難者家屬打開心中灰暗的桎梏,這個人就叫做鄭南榕。葉菊蘭說,「如果沒有鄭南榕去按這個按鍵,那一扇幽黑的門裡頭是什麼東西,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都應該記得鄭南榕這個人。」在二二八平反運動之後,葉菊蘭
看見二二八事件成為社會上眾所矚目的議題,平反運動也成為社會集體療傷的指標,鄭南榕就是找出這把鑰匙的關鍵人物。而當年要去打開那扇門,是要被打的,要被嘲笑的,是寂寞的,不過打開之後,後面的路就慢慢順了。
※本文轉載自:「二二八平反與轉型正義-二二八事件70週年紀念專輯」一書,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提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