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醫師海外偏鄉「義診」訪談實錄-斯里蘭卡「牙齒治療與口腔衛教」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醫師海外偏鄉「義診」訪談實錄-斯里蘭卡「牙齒治療與口腔衛教」

【影音】「義診」不僅僅是「義診」,在無悔的付出後,其中的感動與收穫只有參與者得以體會....

 2016-10-07 15:02
(照片/台灣健康合作發展組織提供)
(照片/台灣健康合作發展組織提供)

台灣醫師養成與醫療實力享譽國際,台灣醫師前進海外偏鄉「義診」常讓第三世界國家「足感心」!

台灣有許許多多自發性的醫療及衛教人員經常性的結合成服務團隊,出錢、出力前往與臺灣沒有邦交而缺乏醫療照顧的艱困地區義診,最近由「台灣健康合作發展組織」結合「社團法人台灣口腔照護協會」「台灣牙醫學生聯合會」組成的「前進斯里蘭卡義診團」,就是其中之一,本報記者特別訪問甫從斯里蘭卡返國的「台灣健康合作發展組織」理事長張錦隆牙醫師與談【斯里蘭卡「牙齒治療與口腔衛教」】。(「台灣健康合作發展組織」http://www.hcooptw.org/

自從1963年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首任院長陳振武成立台灣首座眼庫以來,台灣開始會聽到斯里蘭卡捐贈眼球的新聞,因為斯里蘭卡是佛教國家,教義上認為身後如捐出眼睛,佛陀就會帶他上天堂。因此該國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眼角膜輸出國,該國也一直充滿著神秘的色彩,但談到斯里蘭卡,這絕不是台灣人會想要去觀光的地方。

1448 - 複製.jpg

(照片/台灣健康合作發展組織提供)

台灣醫師前進斯里蘭卡義診,如果是自行開業的醫師,首先就得有心理準備,要拉下鐵門十多天,到一個沒有邦交的國家,忍受難以想像的衛生條件,零下氣溫或高海拔缺氧的環境,準備及負載眾多需用的器械及物資,此外還要自付交通,機票及食宿費用,甚至還需透過私交尋求當地軍方武裝部隊的沿途一路保護,才能完成義診的目地,這可是需要何等堅毅的愛心與勇氣!

以下為本報記者專訪「台灣健康合作發展組織」理事長張錦隆的「問答實錄」:

張錦隆說:隨著時代的演進,一群夥伴們有著共同默契,認為台灣重視口腔照護時機已趨成熟,遂秉持共同信念、目標與熱誠,立基於「利他」精神,因而創立了「社團法人台灣口腔照護協會」(Taiwan Oral Care Association 簡稱TOCA),為全民口腔健康而努力!2012年「台灣健康合作發展組織」(Health CO-OP Organization簡稱HCO-OP) http://www.hcooptw.org/ 也相繼成立,兩協會近年來攜手合作,結合有志一同的各方人士,走入社區,踏入國際;運用衛生教育、社區組織、社會行動等方式,敦促及配合政府的衛生、福利政策,一方面教導民眾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將口腔照護經驗推廣於國際間。盼望我國口腔保健工作更加受到重視,讓我們共同為全人類的健康促進而努力。                  

這群默契極佳且有著共同理念的志工朋友,平常總會準備好自己,有人么喝一聲,便會放下手邊的工作,一起出國義診,這樣的義診模式也過了好幾個寒暑,義診的足跡遍也及了蒙古、尼泊爾、印度、錫金、柬埔寨、泰北、斯里蘭卡……等國家。

台灣健康合作發展組織(HCOOP)2014~2016年紀錄影片

記者問:為何你們出國專門做牙齒治療與口腔衛教的義診呢?

張錦隆說:因為我們認為口腔衛生非常重要!!很多的疾病都導因於口腔衛生不徹底,相信嗎?人的心臟不好,跟口腔衛生也息息相關。而且潔牙治療是很多偏鄉與弱勢族群需要的,相對於其他醫學類科,牙醫可以立即給與治療,立即解除病人的疼痛;再者,牙醫也不需要大型醫療器械,基本上只要一個手提箱大小的醫療箱便可成行。但大家也不要把治療與潔牙義診看得太過容易,以為小小的一只醫療皮箱很容易嗎?答案是一件牙醫診療箱約合台幣十萬元;再者,一位開業牙醫師,診所鐵門拉下來,職員薪水、房租照付,不只沒有收入,還有以上基本的開銷,還得自付出國義診的旅費,有的醫師還會自備自己慣用器械及秘密武器,甚至有的醫師還會捐助相關醫療物資,一位牙醫師一趟義診行程「一來一回」,沒賺還得捐助,光是金錢方面的花費就很難估算,更遑論十多天義診下來,體力精神方面的耗費了。

我們的義診團隊相較於其他志工團隊有著很大的特色,那便是固定有一群年輕學生的加入,例如此次「台灣牙醫學生聯合會」學生的加入,主要是執行口腔衛教及擔任牙醫助理。牙醫師都非常謙虛的說:「學生做的口腔衛教是治本的工作,牙醫師做的只是治標而已,如果口腔衛教做得好,根本不需要牙醫師了」。所以受了醫師的鼓勵,學生們都很認真的做口腔衛教,而學生出團前一定有行前訓練,口腔衛教主要是教授貝式刷牙法,而且邀請具備口腔照顧服務員證照的資深講師來教導,甚至有實習的課程。由於團隊多年來的努力,近年來也吸引了諸多牙醫學系的在學學生主動參與志工服務,來參與的學生除了醫學方面能力的增長外,帶入的「服務學習」理念,使學生在服務之中,體會生命的意義,藉由國際志工的服務拓展年輕學子的舒適圈,從台灣走出去,也讓世界走進來,成為世界公民,開闊眼界與心量,讓「生命去感動生命」,進而提昇服務的真諦,從而改變生命的樂章,讓生命活得更有意義。

這樣專業的團隊著實不易,不僅提供醫療物資,更提供醫療器械的使用、組裝、拆解的專業課程給參加的學生,讓學生不只執行衛教,還有醫學專業能力的增長;學生的參與也意味著義診服務有了精神與理念的薪火傳承,除了全台各地主動參與的牙醫師外,今年暑期的斯里蘭卡潔牙義診團更吸引了四位台大兒童牙科的專科醫師參與,為我們的服務團隊注入新血外,對於孩童的牙齒治療與衛教有了更新的觀念與想法。

記者問:這一次斯里蘭卡的義診情況如何?

張錦隆說:斯里蘭卡的牙科義診及潔牙衛教服務,從2015至2016年,已進行三次。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斯里蘭卡),1972 年之前稱錫蘭,是一個佛教國家,位於印度東南方外海的島國,狀如一顆閃爍的水滴形寶石,土地是台灣的2倍左右,人口數與台灣相當,官方語言為僧伽羅語及泰米爾語,先後為葡萄牙、荷蘭及英國的殖民地。斯里蘭卡的經濟以農業為主,出口許多熱帶地區經濟作物,最重要的產品是錫蘭紅茶,是世界三大產茶國之一。斯里蘭卡的觀光資源也相當豐富,但自 2004 年南亞大海嘯以來,海岸線被嚴重破壞,觀光業也因此受到了影響。我們的團隊近幾次的義診服務,第一次在南部的Tissamaharama,第二、三次便前往北部瓦武尼亞地區進行義診活動。

民報之聲 斯里蘭卡義診圖輯(照片提供楊銘錄/後製林崑峯)

記者問:為何著重在北部進行義診?

張錦隆說:因斯里蘭卡北部於2009年甫結束長達二十餘年的內戰,2010年政府才開放百姓進入北方屯墾,所以相對於南部而言,北方可謂百廢待舉。2016年義診團隊第一次到北方義診時,發現居民大部分是住「土角厝」,進入屋內真的是家徒四壁,家中僅有一張床,其餘空無一物,角落是尚在燒柴火的土竈廚房,雖然生活物質如此缺乏,但環境卻是一塵不染,而老百姓非常熱情和善,也因我們的義診服務與衛教工作成效著注,當地的寺廟與軍方單位也主動提供很大的協助,使我們的服務更加順利。

記者問:出國義診有何需注意的?

張錦隆說:出國義診的門檻非常高,除了金錢、精力的耗費外,醫療器材、麻醉藥品的出入關、當地醫療行為的合法性……等也都是層層關卡。此外,還得克服當地治療場所的適切性與的診治時的水、電問題,所以到義診現場常看到我們的牙醫師捲起衣袖修理發電機,修理突然故障的器械。

進行義診,除了醫療外,還得瞭解當地的民情風俗;斯里蘭卡是個佛教國家,對於出家僧侶非常尊敬,常看見民眾跪地頂禮出家師父,所以去寺廟義診時遇到小沙彌,千萬不要摸他們的頭,女眾遇到熟識的比丘也千萬不要擁抱或握手,師父一定會嚇到不知所措地往後退。在斯里蘭卡舉行的任何典禮,師父的座位一定是鋪著白布的座椅,代表著純潔與尊貴。在學校進行義診時,一大早在操場上師父會用巴利文帶領全校師生唱誦三皈依、五誡,等到唱國歌時,全校師生仍站著,但出家師父是可以坐著的,可見斯里蘭卡的宗教信仰高於政治。而另一特殊的民情風俗是英式的早茶與午茶習慣;1796年英軍占領可倫坡,1802年英法兩國簽訂了亞眠條約,斯里蘭卡被正式宣布為英國的殖民地,1948年才正式宣布獨立,所以斯里蘭卡仍存留著濃濃的英式風格。

民報之聲 斯里蘭卡義診花絮(影片提供楊銘錄/後製林崑峯)

國際潔牙義診,除了可以立即解除貧困地區人民身體的病痛外,年輕學子的參與更可開闊視野,拓展國際觀,進而提昇對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而志工的活動,也可促進兩國文化的交流與人民的友誼,所以「義診」不僅僅只是「義診」,其中的感動與收穫只有參與者得以體會,感動嗎?不如一起行動吧!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