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轉載】承接父親手藝 展現細膩匠心 木藝女俠 黃裕凰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轉載】承接父親手藝 展現細膩匠心 木藝女俠 黃裕凰

 2017-07-19 16:25
「相信只要肯做肯學習,一定會行行出狀元!」黃裕凰在臉書上 如此寫道。圖/董昱
「相信只要肯做肯學習,一定會行行出狀元!」黃裕凰在臉書上 如此寫道。圖/董昱

大溪是台灣木器產業的生產重鎮,如今則以老街風貌著稱成為觀光小鎮。黃裕凰,這位大溪「女俠木藝師」,承接父親的手藝,仍堅持守護著傳統的木工藝術,試圖在大環境的潮流中逆游而上,找尋自己的出路。

大漢溪上游的復興山區角板山一帶,擁有珍貴的森林資源,順流而下集結在大溪,使大溪在清朝統治末期成為木材出口的重要基地。加上早年數名木藝名匠落腳傳承,因緣際會成就大溪木工產業的蓬勃發展,木雕與木藝可說盛極一時,也帶動大溪的繁榮。全台灣各地的木雕神像、神桌或者日用品,絕大部分都出自大溪木匠師傅之手。

到了日治時期,大漢溪水位大幅下降,大溪木業榮景不如往昔,然而木匠的手藝卻沒有絲毫褪色。對於傳統的堅持與傳承,讓木工技藝成為桃園大溪無可取代的文化資產。直到近二、三十年來,隨著機器生產與新型產業崛起,手工木藝也開始面對來自中國的挑戰,加上年輕人對傳統技藝日漸疏離,使得木藝產業在台灣快速沒落。

木匠的女兒 傳承大溪工藝薪火

在這樣的背景下,黃裕凰可說是年輕一輩少見的木藝「英雌」。原本想說這輩子可能就當個工廠女工的她,因為身為木匠的女兒,「與其給別人請,不如學個手藝自己出師。」父親黃國豪決定把自己的手藝傳承給她,希望延續家族事業、也能傳承大溪木藝。

回想起從業的經過,黃裕凰說,只能用「辛苦」兩字來形容。一個木藝師父的養成,一般至少需要三年四個月的時間(台灣民間常以「三年四個月」為技藝學徒時期的代名詞),在這段時間裡,她必須學習如何判斷木料的好壞、學會使用各種機器,也要在第一線接觸客戶,了解這個產業從生產到行銷的各個環節。16歲開始當學徒的她,經過漫長時間的學習,才終於在19歲時,打造出她人生中的第一張神桌。


圖說2:16歲起習藝,如今37歲的黃裕凰已能獨當一面接下父親傳下來的棒子。

黃裕凰說,這個工作最辛苦的地方,就是要獨力扛起沉重的木料,因此大部分人都覺得這應該是男生的工作,「一開始時,大家都把我父親罵到臭頭」,責備他怎麼會讓女兒來學。但是這正好激起黃裕凰獅子座不服輸的個性,「大家都不看好時,我就是想賭一口氣。我相信男生做得到的事情,女生也一定可以。」因著這種「一定可以」的態度爭一口氣,黃裕凰將自己的人生奉獻給了木藝,憑著不懈的努力和吃苦耐勞的心志,越走越穩。


為了習藝,黃裕凰因手傷縫合超過百針,才換得精熟的木藝功力。

嚴選木材 守護大溪木藝文化

我做的神桌,一定全部手工。我們對於木料有堅持,絕不採用拼裝的合成木。」黃裕凰說,大溪地區的神桌,至今仍堅持採用純手工的製作方式,從工法、雕刻、到上漆,一道又一道嚴謹的工序,讓他們的價位和品質能夠與其他進口神桌互別苗頭。「我總是很大方把未上漆的神桌給大家看,只要裡面有一根木頭不是我所宣稱的木料,我願意整組送給客人。」黃裕凰表示,這種對於木料的堅持,正是大溪手工木藝的品質保證。


黃裕凰的名片和臉書都以「女俠愛木藝」為名,流露對木藝工作的熱忱。

「我們也很感謝鄭文燦市長,上任後推行木藝館,讓更多遊客可以知道我們這個產業的價值。」黃裕凰表示,面對來自對岸的競爭,自己其實並不怕被淘汰,真正讓她擔心的,其實是沒有年輕人願意持續投入這個行業。透過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介紹和行銷,黃裕凰希望能夠找到接班人,透過木藝發揚大溪的特色與文化。木藝產業的發展,不僅是大溪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桃園無形文化資產的珍寶;也正因為有像黃裕凰這樣懷抱熱忱的木藝師,才讓屬於大溪的木藝文化得以傳承。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2017年3月號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