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和台北市環保局共同推動「無痛減塑」觀念,今(1)日利用週末假日在台北市信義區舉辦「無痛減塑創意市集」,超過30個學生社團、環保創新產業等共襄盛舉,環保署長李應元與藝人郭子乾都出席支持。郭子乾說,他自己拿著3個便當盒去麵攤買麵,第一次總是比較複雜,但是就和維持運動一樣,養成習慣就成自然,對於明年即將上路的擴大限塑政策他也大力支持,還說「應該一個塑膠袋賣一百塊」。
環保署長李應元以阿拉伯女性最近終於能合法開車的新聞為例,指出當時倡議女性開車的人也在推動改革的過程中,經歷很多困難。李應元強調,「一場大雨,是從一滴雨滴開始的。」少用一個塑膠袋這件事情這麼小,但如果不介意,這個塑膠袋頂多用一個小時,卻會在地球存在5百年或1千年,地球上的水溝、山谷、公園、馬路、海洋,到處都會是塑膠袋。
李應元說,這是很嚴肅而且重要的事情,太平洋有很多地方,塑膠袋已經被海浪打成稀爛的漩渦,像玉米粥一樣飄浮著,而這些塑膠垃圾透過食物鏈進入魚類的肚子,終究會回到人的身上,因此「減塑」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明年1月1號,也就是3個月後,台灣將擴大限制免費塑膠袋使用的的管制範圍,包括飲料店、麵包店、藥妝店等都列入管制範圍,這一批管制預估將可以減少1年15億個塑膠袋。
李應元也表示,15億的塑膠袋,還僅僅只是台灣1年10分之1的使用量,雖然感覺上不少,但離總數還非常遙遠,未來還會繼續擴大管制,也呼籲大家身體力行,每個人都盡一份心力,累積起來就是很大的力量,目標要用10年的時間,讓台灣成為「無塑之島」。
郭子乾也分享,務實減塑就是從日常生活做起。他平常去麵攤買麵,一碗乾麵、一碗湯、一個燙青菜,就要帶3個容器去。第一次店家也覺得很複雜,不過第二次再去買,店家就瞭解了。「習慣成自然,」郭子乾說,就像他第一天去跑步的時候跑到上氣不接下氣,怪自己幹嘛不回家休息搞這麼累,但勉強跑完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整整3個月他終於養成習慣,跑到現在已經10年。
現場也拍賣漂流木做成的椅子、再生的古早檜木櫥櫃,並針對「海洋減塑」、「生活減塑」兩大議題進行演講分享,專注於環保減塑的各大專院校社團及數間倡議環保創新的民間企業也在現場擺攤,講解塑膠分類的過程、和民眾分享不使用塑膠容器的生活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