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水方子廚房手記】三星名廚赫斯頓的超級「雞祕」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水方子廚房手記】三星名廚赫斯頓的超級「雞祕」

烹飪本來就是門科學,他一切實事求是,以實際操作代替複雜理論

2016-06-16 11:58
本週菜單:烤雞三明治、雞柳水果沙拉、自煮無糖無咖啡因麥茶。攝影/游惠玲
本週菜單:烤雞三明治、雞柳水果沙拉、自煮無糖無咖啡因麥茶。攝影/游惠玲

前一陣子,參與記錄由食材專家徐仲發起的「白斬雞論壇」(是!白斬雞也有論壇,要論台式白斬雞定義、要談白斬雞文化、雞種、雞齡等),而有幸得到一隻全雞。一隻養了七十六天的桂丁公雞,比起白肉雞要花上兩倍的養殖時間,是台灣凱馨自主研發育種的紅羽土雞。

這隻土雞出身好,體格健壯、姿態漂亮,使得我不敢胡亂造次。想做白斬雞,無奈實在沒有剁雞好功夫、也少一把俐落剁骨刀,這剁下去要是支離破碎、皮開肉綻,別說外觀、連口感都會遜色,就白白浪費了公雞的犧牲。拿來燉湯也很好,但這一熬,又怕精華會全進到湯裡,只顧喝湯不想吃肉,又無故糟蹋了公雞纖維柔韌帶勁的口感。

於是決定搬出英國米其林三星名廚赫斯頓.布魯門索(Heston Blumenthal)的烤雞食譜。赫斯頓在英國的肥鴨餐廳(The Fat Duck)以分子料理著稱,摘星獲獎無數,但讓我真正感興趣的是,這位主廚在英國Channel 4所做的系列節目《How to cook like Heston》(下廚學當赫斯頓)裡,解開了許多料理秘密,讓人拍案叫絕。赫斯頓沒把分子料理中的奇門遁甲給搬進來,但烹飪本來就是門科學,他一切實事求是,以實際操作代替複雜理論,讓觀眾在家也能如法炮製。

像是為了證明「靜置」過程可以讓煎製後的牛肉保留肉汁,赫斯頓找來一位個頭比他魁武的彪形大漢,隔著壓克力板狠狠重重往牛肉片上一踩,果然靜置過的那塊牛肉,真能汨汨流出許多湯汁;而隔壁沒靜置的那塊,就是個乾巴巴的可憐蟲,大半天只擠出兩滴汁。這幕看得我瞠目結舌、永生難忘,雖說此舉不雅且有不尊重食物之嫌,但教育及娛樂效果十足,絕對是課堂沒教的好教材,讓我往後煎牛排一定乖乖將它靜置。

先泡鹽水澡、再塞香料入腹、低溫慢烤

因此,你大概能想像當赫斯頓要烤一隻雞,那就不會只是把雞放入烤箱裡就沒事了。傳統方式的烤雞,要不就是過程中必須不時在雞身上澆淋油汁,要不就是一路高溫大火猛攻,短時間讓外皮酥脆。優點是大致都可以得到油滋香酥的雞腿肉,但天生就少油脂且靠近熱源的雞胸部位,往往就稍嫌乾柴、差強人意。

赫斯頓的烤雞三要訣完全顛覆傳統。前一晚先讓雞隻泡鹽水澡,一公升水加六克鹽,拿出電子秤來量、不多也不少。入烤箱前,免傳統式的五花大綁,他將百里香及檸檬放入雞腹中,讓雞隻以腿開開最舒適自由的狀態入烤箱。保持腿開開狀態是因為胯下部位往往最不易熟,鬆綁雞隻就是為了讓溫度易於抵達最深處。

再來,烤箱只需維持「90℃」低溫,至少要烘烤一個半小時。由於溫度低,過程中聽不見雞油爆烈聲、也沒有誘人雞香味,但大廚說,聞到香氣就等於風味流失,少了香氣助陣,回饋會是一隻極有風味的雞。拿出溫度計,置入雞胸最厚處,當溫度抵達60℃,就是赫斯頓的完美溫度。(但主廚也提到,若是遵循食物安全守則,就要到75℃。)

靜置45分、再送入烤箱高溫烈燒

接著,將雞隻靜置45分鐘(看了牛排實驗就知道,此舉為必考題,一定要筆記),再送回烤箱。注意,此時務必要讓烤箱抵達它驚天動地最高溫(大約270℃),奔騰熱度弄得我視線模糊,只要霹靂啪啦那麼十分鐘,你就會得到一隻香噴噴的赫斯頓烤雞。

神蹟也就在此刻發生。切開雞胸,滑嫩清香,不柴不澀,而雞腿肉帶骨的裡側還帶粉嫩光澤(此次低溫烘烤後雞腿內側溫度大約68℃),這讓我想起咱台式的白斬雞。有人認為白斬雞要好吃,切開之後骨頭要帶點血色的,這表示雞隻是燜熟的、而非直火煮到熟,讓溫度慢慢進到中心,肉質才會多汁又細韌。

每個地方都有一個好吃雞肉的定義

有趣的是,對好吃雞肉的定義,也因文化而異。白斬雞論壇中提到,不論是新加坡海南雞或香港貴妃雞,求的都是柔嫩多汁、不費咬勁的口感,但台灣的白斬雞卻大相逕庭。如果上桌的不是土雞、閹雞,少了咬感,那一定慘遭退貨。過去台灣農家生活不易,養雞多是為了過年過節等重要日子,一養就是一年半載,而這養殖超過70天、達到性成熟期的土雞,也就成為我們喜歡的白斬雞口感。

我人生的第一隻白斬雞,就是在桃園復興鄉阿嬤家的過年餐桌上。那時沒有跟我們住在一起的父親,過年一定把我們幾個孩子都接到山上去住幾天,我最期待的,就是那道阿嬤親自養、自家烹的白斬雞。

土雞堅韌有力,還是低年級小學生的我,幾乎是費勁的戰鬥,才能咬下。小孩子有吃雞腿的特權,越嚼、肉香越是滿溢,肉汁更是迷人。那是無法取代的記憶,找不回的永遠最美。或許,這也是我後來完全沒想過要做白斬雞的原因,阿嬤的味道不會重現,而我也不再有機會捱著父親,撒嬌著要他把那隻雞腿放到我碗裡了。


低溫攝氏90度慢烤,由於低溫,一路上沒消沒息,沒聲音也沒香氣,幾乎忘
了在烤一隻雞。攝影/游惠玲


赫斯頓有交代,「溫度計」乃廚房必備神器,精準控溫,不做差不多先生。
攝影/游惠玲


雞胸不澀不柴,是烤雞好吃的保證。攝影/游惠玲


煎蛋炒香菇,再搭點生菜、淋上油醋汁,烤雞三明治就完成。攝影/游惠玲


斜紋鑄鐵鍋幫忙烙一下,視覺效果更好。攝影/游惠玲


今天不用便當盒,請出烘焙紙幫忙。攝影/游惠玲


放學後,繼續吃雞腿。攝影/游惠玲


晚餐把雞絲剝剝切切,配香菇蒜香義麵,完成「烤雞三吃」。攝影/游惠玲

相關連結:
本文作者粉絲頁:水方子廚房手記
本文攝影者「皮蛋爸」李俊賢部落格:「空城記。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欄、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