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近年來國內養殖文蛤體型越來越小,染病率高,供需失調,導致價格一路飆漲,消費者大喊吃不消,養殖業者亦相當無奈,希望政府相關機構能盡快找出原因,並輔導他們早日恢復產量讓市價能回穩。
文蛤在台灣養殖歷史悠久,產量達6萬公噸是台灣最重要的養殖貝類,主要產地在彰化及雲嘉南地區,產品以內銷為主。過去國內養殖文蛤每年農曆三、六、九月份亦經常發生大量死亡情形,經學術機構多年調查發現非單一因素所造成,與海域生態環境惡化、工業廢水汙染、氣溫遽變、池水水質變化大、細菌大量滋生、苗種退化、底泥老化等有關。這些年政府部門也持續投入經費及人力進行相關研究,面對業者再度遭到養殖文蛤大量死亡困擾,政府主管機關應該立即邀集產官學研共同來探討提出對策,全力幫助養殖戶度過難關,不能瞎子摸象,更不應政治操作。
從國內養殖石斑魚、虱目魚、白蝦、文蛤、台灣鯛、九孔等相繼遭遇親種基因劣化、病害叢生、行銷管道受限等讓業者蒙受龐大損失,也讓我們再次體認到台灣水產養殖輝煌時代已經不復存在,尤其一向扮演研發創新主要引擎的國家水產試驗研究機構,近年來的表現已經遠遠落於其他先進國家之後(如鰻魚、黑鮪完全養殖),許多研究成果被刻意誇大報導(做一湯匙卻講成一畚箕)不僅無法解決養殖戶的實際需求,也讓台灣領導階層沉醉在台灣水產NO.1的假象中;反觀過去以台灣養殖為師的中國,透過有計畫的引進台灣及國際先進養殖人才、技術、設備、資金,結合當地水土資源優勢及龐大研究人力,已逐漸趕上台灣水準甚至部分養殖種類如吳郭魚、歐洲鰻、石斑魚、對蝦、鮑魚等更超越台灣在國際市場獲得佳評,搶走台灣原有的市占率,也成為全球最主要的水產養殖國家,龜兔賽跑的寓言在兩岸水產競賽中真實上演,可惜台灣並沒有覺醒,還在裝睡中!
台灣水產技術創新主要來自公家機構,目前國家研究機構及人員其薪資非自籌款,係政府拿人民繳納稅收來支應,自然應該以解決漁民面臨的問題為優先,卻因過度重視技轉而偏離應負的職責。鑑於當農漁業技轉獎勵制度不完備,導致研究方向與主體偏向可以申請智財權及技轉之項目而不是業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想要恢復水產科研昔日榮光,必須針對現有技轉規範做出重大修正(包括:獎勵金回饋比率、支領資格限制、技轉對象等),以符合社會大眾的期待,讓辛苦研發的新品種、技術、設備等可以如過去般快速移轉給漁民使用,以維持台灣養殖業在國際競爭上的優勢。
面對全球化競爭台灣想維持不墜,唯有不斷追求技術升級才是最佳對策,而留住人才有許多方法非全靠金錢,新政府別又把錯脈開錯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