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今(1)日發布第二支宣傳影片《反白》,故事由八○年代校園監控當事人口述、告密者的自白及檔案史料改編而成,不同於第一支紀錄影片以被監控的當事人的訪談,《反白》則由「告密者」的視角出發,以劇情片形式呈現個人在威權體制下被迫成為參與者的複雜性;促轉會表示,下半年將主動邀請被監控者,對檔案中的資訊表示意見,希望能增進對歷史真相的瞭解,亦可作為未來檔案開放應用的先行準備。
促轉會為呈現近一年來協調政治檔案加速解密、移轉,及歷史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並替即將啟動的「監控類檔案相關當事人閱覽計畫」暖身,先是在5月29日發布9分鐘的紀錄片《不是自己寫的日記》,記錄促轉會4月底邀請八○年代校園監控當事人閱覽監控檔案的過程與心得,也是政府首度對當事人揭露並邀請閱覽監控檔案,不但具重要歷史意義,更是還原真相的重要一步。
第二支宣傳影片《反白》採劇情片形式,片長17分半,由知名導演羅景壬執導、小說家洪茲盈編劇,主要場景則在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紀念園區拍攝;故事由八○年代校園監控當事人口述、告密者的自白及檔案史料改編而成。
劇中關於情治單位吸收監控目標的親近好友,使其以不正當的方式獲取資訊、告密者事後的懺悔與自白,乃至於被監控者的親人成為體制施壓的對象等等,皆出自促轉會研究檔案與訪談當事人得到的真實生命經驗。促轉會表示,之所以透過劇情方式呈現,是希望透過具體畫面及影片氛圍,讓觀眾更貼近當時情境,並理解當事人的處境。
《反白》劇情內容圍繞著兩位醫學院學生王文義、李明順開展,兩人作為大學同窗,一起上課,無話不談,李明順對王文義毫無防備,坦言私事,甚至父親是政治犯的背景;王文義卻在教官的威迫利誘之下,開始監控自己的好朋友,甚至越陷越深、密告不實,影響李明順的生涯發展。
三十年後,因病不久於人世的王文義決定將當年的監控資料「歸還」給李明順,兩人在因緣際會之下再度重逢,也是最後一次的會面……。影片最後直指過往全面監控的環境,讓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有些監控者甚至一生活在懊悔中。
促轉會表示,希望透過這支劇情片,初步揭露體制與個人間的複雜性,如告密者被吸收的原因、內心的轉折,即使是教官也可能承受著上級交派的壓力,呈現諸如此類個人被鑲嵌在壓迫體制內形成的生活切片,而非如過往只要論及監控,只能單薄地再現告密者與被監控者之間善惡對立的關係。
促轉會指出,為了進行檔案資訊校正,將於下半年主動邀請被監控者,甚至可能包括線民,對檔案中的資訊表示意見,並輔以持續的研究與比對,方能增進對歷史真相的瞭解,亦可作為未來檔案開放應用的先行準備。
促轉會也提到,如果民眾懷疑自己可能在威權時代因政治因素被情治單位監控,留有檔案,可上促轉會官網下載表單、填寫,留下聯絡方式,以及你判斷自己可能被監控的原因、時間及場域(例如部隊、海外、校園、公司等),促轉會將查找後回覆聯繫。
促轉會表示,未來將持續釐清監控體制的運作面貌,在檔案的基礎上,透過調查與研究,逐步還原歷史真相,啟動對於加害體制參與者的責任追究討論,帶動社會的反思與反省,作為未來總結報告的重要基礎。
促轉會——《反白》劇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