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大城小事】有泰雅族的地方 就有桂竹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大城小事】有泰雅族的地方 就有桂竹

 2021-05-15 11:00
大至建築、小至玩具,桂竹是泰雅族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圖/陳培峯
大至建築、小至玩具,桂竹是泰雅族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圖/陳培峯

山裡,雲霧繚繞。青翠的桂竹滿山,像是相互擁抱在一起的團結家族,自成一片低調卻明朗的自然景緻。

La-qiy qu h-mut m-ng-lung
Ya-hiy qu ro-ziq su Nanu k-tan su
Nanu cyux su po-ngan pi? sin-zik lu-ngan su
Po-ngi na-sbas qsya m-ta-saw
Ki-ta rgyax m-ta-syaq ruma
Qa-niy ku kin-na-ho-lan su

泰雅(Tayal)傳唱的童謠,唱著「孩子啊,你聽見水源純粹的聲音、看見山脈的竹,這裡是我們的故鄉我們的根。」而今有一群人,回到復興,耕耘這桂竹之鄉。

土地與族人緊密相依

「我們從小看著竹林長大、我們家中都有竹林。」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專員陳秉宏Botu Cawmin是擅長樂器的原鄉青年,以恍若歌謠的語調述說泰雅族人與竹的密不可分。「如果你喜歡一個女生,就把竹子做的口簧琴掛在她家門口。」他說,過去以桂竹建造家屋,取水引水、製作食器,也因著對音樂與儀式的重視,族人都有竹製口簧琴。

除了自製生活用品,鎮日與竹為伍的泰雅族人,會將光潔強韌的竹子仔細砍伐下來,小心翼翼運送下山販賣。清晨盤點人力與機具後上山伐竹,砍伐員用鏈鋸從貼近土壤的桂竹頭處砍下,傾倒時控制集材方向,助手處理枝葉後,將整理好的竹材以架設好的索道或卡車吊臂,移動至土場暫置再運送下山。伐竹既是勞力活,更蘊藏對環境細節的認識,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鄭揚宜說,「像是在60度陡坡伐竹,還要判斷風向,變換鋸竹方向,如果不是從小生長在那個環境裡,是很難做得來的。」


早期泰雅族人人編得一手好竹藝。圖/陳培峯

曾經,復興區的伐竹產業,因為台灣竹產業發展而興盛。柔韌不易斷的桂竹,加工製作竹筷、農漁等用具,更隨著竹劍製作技術傳進台灣,引領1970年代台灣竹產業的興盛。桂竹生長速度很快,只需2至3年就可成材,約7至10年枯萎死亡,要定期疏伐才能增加土壤地力,過去,伐竹是泰雅族人重要經濟來源之一。而今由於化學材料發展與加工產業外移,竹價一落千丈,加上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伐竹人口大減,不復當年榮景,現在年輕人大多已無伐竹經驗。


早期泰雅族家家戶戶以竹製器具,背籃、魚筌等。圖/陳培峯

復興RUMA(桂竹)之鄉

說起竹產業,首先想到南投竹山,一車車竹子運往竹山加工,成為建材與各式製品,而面積最大的桂竹林,分布於桃園復興與新竹尖石,陳秉宏Botu Cawmin說,「竹山的桂竹有三分之二來自復興,我們希望打造復興為Ruma(桂竹)的故鄉。」因著山林的召喚,李依婷和撒善・友順(阿山)夫妻從「友順竹業」、「桂竹協會」到「Qenay na bamboo櫓榪竹工作室」,以竹為本,從伐竹、竹文化到竹飾,希望重振桂竹經濟產業,不僅讓原鄉青年在地就業,更傳承泰雅竹藝文化。


櫓榪竹工作室桂竹耳飾。圖/陳培峯

透過手作竹耳飾品牌經營、竹編器具販售與竹藝課程、部落深度小旅行3項主要活動,傳達泰雅文化與桂竹的連結。竹耳飾,把過去泰雅族男女配戴耳飾的傳統文化,轉化成融合現代流行風格設計,運用無法製成建材的邊角料再利用,是目前最受關注的品項。陳秉宏Botu Cawmin介紹工作室,「2010年品牌成立,由章庭瑜和在地泰雅媽媽共同發想,目前的竹飾作品由法國設計師Laura Gareche協助改良,另外,19歲的宗甄剛加入工作室。」融入創意與泰雅傳統菱形紋飾與色彩,保留竹材的原始色澤與材質紋路,再加上串珠、金屬、幾何造型等當代美學元素,打造出廣受歡迎的產品。


櫓榪竹工作室的桂竹耳飾製作。圖/陳培峯

在塑膠製品大量取代天然材料的今日,桂竹協會也致力於傳承竹編技藝文化,讓部落青年參加課程。早期家家戶戶以竹製器具,人人編得一手好竹藝,而今保存竹編技藝不僅是文化留存,更是人與自然共生的依存循環。參與輕旅行的遊人,在深山的卡普部落參與伐竹與摘筍,製作食器,品嚐在地風味料理,陳秉宏Botu Cawmin說,「從中讓大家知道桂竹林管理的方法,瞭解泰雅族跟桂竹之間的關係。」


櫓榪竹工作室透過桂竹耳飾與現代元素交融,展現出新的創作風貌。圖/陳培峯

從生活到產業傳承竹文化

「文化是生活的總稱,必須工具化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延續,」鄭揚宜舉例,就像3C產品可謂現代人的文化,桂竹的意義也發生轉化,「過去桂竹是生活資材,到了現代更像是象徵物,啟發人們自我探尋。阿山他們做的事情,就是發展一整條產業,讓桂竹從生活到文化與產業結合。」

在象徵物與生活之外,以產業視野思考,讓當地居民得以之維生,藉此傳承泰雅桂竹文化。鄭揚宜研究族群,實地走訪田野、參與生活,關注群體與地方的互動,不論是花蓮黑暗部落的經營,或是卡普部落的竹文化,都無法簡單地以「文化」概括,他建議想要更深入認識泰雅或竹文化的人從參與做起,「只有接觸,才有機會更深入認識一個地方與文化,進一步去意識自己的感受。」像是不同材質有沒有讓自己更放鬆、身處山林是否讓自己更舒緩,透過接觸,讓人確認意義。

而產業的發展,需要促進法規接軌。鄭揚宜說,「像是建築法規政策都還沒系統性納入竹材,即使東南亞有世界知名竹建築,我們想參考,卻囿於法規還沒跟上。或是以疏伐的竹發展生質綠能,有這樣的認知,還沒有進一步的政策。又或者在復興全區屬於水源保護區的現況下,要如何建立加工系統才能減少過度運輸?」這些,都還有待進一步調適。

「泰雅不是一成不變的概念,詮釋權也不能被某些人壟斷,這些人生活出什麼樣態,就是現在的泰雅。」鄭揚宜的研究室裡舉目不見竹,卻像是隱約聞到植物的清香,那是山上的竹子,正在生長。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No:71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